嘴是刘斌干活的好帮手嘴是刘斌干活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对话刘斌本报记者对话刘斌
刘斌整理饲料刘斌整理饲料
没了双臂,刘斌凭着顽强的毅力养羊致富没了双臂,刘斌凭着顽强的毅力养羊致富
(扫码看视频)(扫码看视频)

  如果命运是世界上最烂的编剧,你就要争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公益励志扶贫电影《无翅飞翔》日前在咸阳首映,影片中没有流量明星的加盟助阵、没有绚丽夺目的视觉特效、没有夸张的离奇剧情,所有的镜头和语言都以原生态的面貌呈现,一部朴素、自然而带有纪实质感的影片,却将原型、演员、角色三位一体地呈现出来,从现实的真实走向艺术的真实,“无臂羊倌”刘斌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观众,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间》栏目点赞。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迸发出了如此大的能量,3月26日,记者来到咸阳市淳化县马家镇桥上村刘斌的家中。

  镜头里——自己演绎自己的人生之路

  镜头中,“失去双臂的刘文武丧失了生活的能力,背着幼小的儿子,回到年老多病的父母身边。为了给背上的孩子喂口食,他用嘴从泥土中艰难地叼起半块饼,却又无法喂到孩子口中,那半块饼又落到泥土中……”电影《无翅飞翔》以“无臂羊倌”刘斌为原型,讲述了一个现实中的真人真事。影片中,刘文武因机械事故失去双臂,面对人生的迷茫、彷徨、生与死的挣扎,在各级干部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爱帮扶下,克服重重苦难,养羊致富,并创建专业养殖合作社,带领身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为充分挖掘这一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影片创作团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多次深入刘斌家里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的故事、感受他的生活。最终,影片以真实生动的生活还原、饱含温情又接地气的讲述,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品力作,在真实的人生悲喜里生动呈现脱贫攻坚路上的梦想与奋斗,以个体命运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描摹了群众在扶贫路上的生动画卷。

  3月26日,在刘斌家中,他接受了记者采访。说到这次的拍戏经历,他略显兴奋地说,“《无翅飞翔》的剧本创作完成后,最初是打算找演员来演这个角色的。后来,导演组担心演员没有我本人更了解这种真实状态,因此他们希望我自己演自己。我当时特别拒绝,王楚导演就在我家住了3天,和我聊出事后的状态。王导说,你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又有创业过程,如果你自己去演电影,这个励志的故事就会感染更多的人。我一想也是,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经历、一种记忆,我就同意了。”

  尽管是第一次演戏,但刘斌面对镜头并不胆怯,“只觉得我那时进入了一种状态,本来也都是发生过的事。导演也说我把自己的本色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虽说是本色出演,但还是碰上了难题,一场哭戏成了刘斌演戏的一道坎。“拍哭戏的那天晚上,100多人等着我,等了4个小时,可我就是哭不出来。导演说,哭有什么难的?如果我真那么爱哭,早就死几百回了。”催泪弹、清凉油,各种“催泪”的手段都使了出来,可刘斌还是哭不出来。“后来我想到了我的羊,想到了2013年的时候,我好不容易从一无所有站了起来,结果却死了100多只羊,赔了12万元。”

  镜头外——从自强自立到激励他人

  没了双臂,却奋斗不息,凭着顽强的毅力,靠剩下的手臂根部和双脚,刘斌学会了独立穿衣、吃饭,打电话、骑三轮车、叉草配料喂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刘斌养羊致富后,还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是电影里的画面,也是镜头外的人生。熟练地叉草喂羊、娴熟地用电话联系养殖业务、骑上三轮车那叫一个风驰电掣……镜头外的刘斌从日常生活到养羊技能样样在手。

  面对记者的采访,再次谈起十多年前的那场事故,刘斌目光中透着坦然,“2003年出事没了双臂,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回来之后,我待在窑洞里整整七天,门都没有出。父亲年迈,母亲聋哑,那时儿子还不满两岁,村上很多人都用质疑的眼光看我,担心我今后的日子咋过。后来我就想,我有健全的双腿,有灵活的头脑,我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从家里的两只羊开始,刘斌走上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道路。2019年,刘斌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这是对他励志奋进的赞许。

  在绝望中,重拾希望,榜样无言,却最能鼓舞斗志。刘斌通过自身的经历感染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他坦言,从我“站”起来那天我就相信一件事,没有人做不到的事情,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我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以前都是别人帮我,我希望也能帮助到其他人,回报社会。”

  电影首映时,刘斌也看了影片,“看到自己的经历在银幕上一遍遍重现,既伤心又兴奋。兴奋的是能以我的经历、我的创业去感动更多的人,鼓励更多的人一起去创业,坚强地站起来。”

  获过奖、拍了戏,刘斌如今也是名人了,但他却坚定地表示,“我的目标很明确,我不能忘本,我的基础产业就是养羊。我永远不能忘记党委、政府尤其是淳化组织部领导对我的帮扶。”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刘斌上高三的儿子放学回家。父子俩一个拿饲料,一个骑三轮车;一个叉草,一个清理羊圈,配合默契。

  此时,雨后的黄土塬,一片生机勃勃。

  画外音——纪实镜头强化了人物的真实性

  电影《无翅飞翔》首映仪式上,很多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被主人公不屈服命运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大家纷纷表示,这部本土励志影片让人看着亲切、感动,倍受鼓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

  著名编剧芦苇担任影片《无翅飞翔》的编剧指导,谈及这部影片,他表示题材特别好,在电影过度娱乐化的背景下,能够把镜头对准真实的故事,是他参与创作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说,“《无翅飞翔》首映礼上我看了这部影片,看的时候很意外。这部电影把扶贫和残疾人的励志结合起来,与其他扶贫题材影片有明显区别,是一大亮点。同时,影片的视听语言流畅、故事的起承转合到位,体现出西部电影对底层劳动者生活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原型真人扮演自己的故事,这种手法特别真实,把很多纪实元素融入影片的拍摄中,让观众能够更真切、更贴近地去感受,整个表演也都是自然朴实。”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表示,《无翅飞翔》用诚实的纪实镜头、用非职业演员、用爱的初衷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逼真地记录了从山川地貌到民情风俗,再到人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大量细节,特别是用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出演影片中的主角,更加凸显了这种纪实原则和手段。“纪实原则和手段不仅强化了影片叙事的真实性,而且给影片赋予了地域文化的质感,从而让熟悉这块土地的观众感到亲切,让不熟悉这块土地的观众感到新奇。”

  看过影片的观众韩先生说,“我是淳化人,对刘斌也比较了解。影片是一部催人奋进的个人励志精品力作,主人公的故事是真人真事,又是刘斌本色演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将激励每一个奋斗在路上的人们,我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据悉,电影《无翅飞翔》 将于4月份在全国院线上映。

  文/本报记者 王娇莉  图/视频 本报记者 阮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