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到现在,1亩金银花卖了7000元,等到8月下旬第三茬花就会有收益啦,前几年那日子过的,穷啊!你看现在,房也修了,车也有了,我们是真脱贫了,政府是下实功夫帮咱老百姓脱贫呢。”在蒲城县尧山镇闫家村金银花农业园区劳作的皇玉林高兴地说。

  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的蒲城县,素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故乡,同时也是“国定贫困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蒲城县坚持系统思维,顶层设计,用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工作,创新探索出“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脱贫致富”模式,全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使发展更有质感、群众幸福更有温度。

  “党支部+”  让发展有路子

  为了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位群众,实现精准脱贫,2016年初,蒲城县委主要领导利用半年时间跑遍了所有275个行政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三变’改革,进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决策,在全省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模式,以此为抓手,统领农村基层各项工作。

  为了让“党支部+”发挥最大的效能,蒲城县开创性地开展了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党支部+”引领产业脱贫、“支部联建”强带弱、“光伏基地”强保障等工作,让“党支部+”模式在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全县3万余名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目前,蒲城县269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党支部+”全覆盖,119个驻村工作队、36支农业技术服务队和“第一书记”等4000余名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面对面”宣传脱贫政策,“手把手”指导群众发展适宜产业。为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组织和保障优势,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9800名有帮带能力的村无职党员每人包联帮扶1-2户贫困群众,致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帮扶工作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党支部+”  焕发新气象

  只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农村“沉睡”的经济“醒”过来,让农村这个源头活水真正“活”起来,近年来,蒲城县委、县政府指定农业部门多方考察调研,立足全县实际制定出适合蒲城农业快速发展追赶超越的好办法。

  在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后,蒲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党支部+”,切实解决村党支部不具备市场经营主体的问题,让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模式,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整合资金、共同致富。

  2017年8月,蒲城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尧山镇闫家村、苏坊镇党定村、孙镇东陈庄村先行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我省首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导,负责人由村“两委”主要干部担任,日常事务由村委会负责,监委会监督,进行监管。涉及重大资金支出,由村党支部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

  合作社统筹农村生产资源,激活生产要素,破解农民增收瓶颈,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规模、抵御风险有能力、农民收入有保障、集体经济有积累。

  “开始大家还不相信,挨家挨户做工作,最后大家都理解了,这工作才好干。当时就流转了原来村上1300余亩荒沟,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种上了饲草苜蓿和金银花,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发展产业以后,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村级经济积累可达到100万元,同时可带动全村及周边两三个村的贫困群众脱贫。”说起当时合作社起步时的困难,党定村村支部书记胡宏社有说不完的话。

  “党支部+”  托起腾飞新希望

  近年来,“蒲城酥梨”“蒲城西瓜”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蒲城酥梨”还被认定为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品牌价值22.43亿元,产品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对蒲城来说意义重大。

  实际上,在推行“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之前,蒲城县已有一批村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比较薄弱。通过“党支部+”模式,既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又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激活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全县部分村超前谋划,产业发展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显著提高,有效弥补了发展“短板”。同时,蒲城县还不断丰富“党支部+”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推动“党支部+”在金融扶贫、政策扶贫、资产扶贫、兜底扶贫等方面发挥“杠杆”作用,让基层党支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人”。

  如今,蒲城“党支部+”模式在全县各个村庄落地开花,村“两委”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不仅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更带动了群众整体致富,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为扩大产业再发展、改善村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村党支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员成为推动发展的中流砥柱。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如今在蒲城县,各级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党支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更成为夯实基层党建、打通脱贫道路“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如今,蒲城县村村有了致富产业,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实现了脱贫致富。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蒲城这个“国定贫困县”也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工作,可谓达到了“一举多赢”的效果。     杨晶  刘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