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协办的第二届“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陕西故事”决赛举行,经遴选来自全省的22名选手讲述了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奉献故事,英勇无畏、执法为民的公安故事和继承传统、源远流长的民俗故事。这些故事汲取历史智慧,抒发秦人情怀,传递陕西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诚请您了解关注,品读陕西地方志文化。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兴安府“卧地牛”——张鹏飞的故事

  讲述人:贺新喻

  作  者:胡阳

  选送单位: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兴安府有位举人,姓张,名鹏飞,号补山,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年少时家中贫困,靠吃菜根度日,但他自小聪明好学,手不释卷,以读书为乐,甚至用编蒲叶的办法代替纸来抄书。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后的张鹏飞被选为州判。道光元年(1821)考中举人后,他以州判职赴四川候补。

  道光十七年﹙1837﹚,因老人丧事回到安康的张鹏飞体会到,陕南学子想要买书极为不便,就想自己刻印书籍,于是从四川成都聘请了雕版工匠,购置了雕刻用的木版,再运回安康刻字印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他觉得从四川购买木板不是长久之计,安康梨木、枣木等优质木材非常多,就地取材进行雕版印刷,省时省力,避免运输,降低成本。于是,张鹏飞创建了陕南第一个专门经营雕版印刷的书坊——“来鹿堂”,开安康出版发行之先河。几年间,刊刻的书籍就多达200余种,除供生员科考所用的书籍外,还涉及地方志、医书、兵书、武术书等多种经世致用的书籍,内容十分丰富。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严如熤的《三省边防备览》和邓玉函口述、王徵翻译并绘图的《奇器图说》等。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张鹏飞增刻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道光二年(1822),陕西按察使严如熤在考察川北、陕南、鄂西之后,将针对这一地区提出的治理方略著成《三省边防备览》,共14卷。张鹏飞读后,对原作加以整理,增加了大量诗文,集成18卷,刻板发行,保留了陕、川、鄂三省在嘉庆、道光时期的大量珍贵史料,是一部有关三省的重要地方志书,自面世200年来,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多次刻板重印。此外,为了刻印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奇器图说》,张鹏飞专程到泾阳做了细致的民间调查,不仅在刻印本中清晰地保留了原作的图文资料,还对明代科学家王徵作了详细的介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正是由于张鹏飞坚持用心思考、深入调查的严谨态度和敢为人先、勤勉务实的实干精神,“来鹿堂”在道光至咸丰年间声名远播,刻印的图书在汉水流域广为留传,并行销关中,四川等广大地区,是陕南文化传播和出版业的先驱。

  张鹏飞不仅是安康出版业的实干家,也是一位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和地方发展的有志之士。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张鹏飞曾将自己写的《治平二十四策》上奏给了朝廷,其中提出的治理建议击中要害,切中时弊。虽因“越职言事”令他失去了考取进士的机会,但道光皇帝被张鹏飞关注社稷安危的精神所触动,欣赏他的真才实学,准许他保留举人,还称他为“卧地牛”。

  一心想为地方建设出力的张鹏飞,在考中举人后就经常与知府、县令谋商地方发展大计。在他看来,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于是将满腔的爱国爱乡热情全部倾注到文教事业当中。他先后在临潼、褒城、安康等地书院讲学,执教“必本之经以厚其基,扩之史以宏其材,正之濂洛关闽以端其趋,游之诗骚古文以雅其情”,坚持在教学上严格要求,注重诱导学生善恶分明,德才兼备。他的学识和人品为人们所敬仰,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进士武庭珍、管淓、雷钟德等很多杰出人才都是他的学生。他不仅将来鹿堂刊刻的200余种书籍,赠给安康八大书院,改变了生员无书可读的状况,还举办兴贤学社,倡修关南书院、文庙、兴贤塔,恢复魁星楼,在牛蹄岭建乡学,由集资到落成,事必亲躬,艰苦备尝。咸丰二年(1852),安康的考院被洪水吞没,眼看临近考期,他心急如焚,率领学生将考场迁移到新城,抢修水毁考院,使考试如期进行。他不但为贫寒学生减免书费,还为解决他们的膳食多方奔走,收回学田数百亩。可以说,张鹏飞为振兴家乡文教事业殚精竭虑,是安康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如此,张鹏飞还关注地方水利建设,疏浚陈、施二沟,协同县令陈仅议修千工堰,造福桑梓;囤粟施粥,赈济遭受水灾的百姓,热心公益。咸丰三年(1853),张鹏飞荣享“乡饮大宾”之誉。

  咸丰七年(1857),张鹏飞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他一生的著作大部分收入《来鹿堂文集》,包括《治平十策》《修关中水利议》《兴贤学仓志》等。朝廷准其入兴安府孔庙乡贤祠祭祀。时至今日,张鹏飞德政碑作为文物珍藏在孔庙,碑文上那句“策上治安追贾谊,教储桢干衍河汾”是对其生平的概括。

  张鹏飞虽身处安康一隅,但他放眼天下,以教书、写书、刻书、印书为己任,毕其一生,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克难奋进,作出了卓越的奉献。今天,当我们仰望巍然屹立的兴贤塔,翻阅历经百年递嬗的来鹿堂古籍之时,无不想起先生的教诲,时刻激励着着我们当代的文化人,心系国家、创新锐进、传承文明,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