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李云峰 王勇)在1979年9月,我省陕南的一个小村庄,几十户村民也悄悄搞起了分田到户。作为陕南乃至全省最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的村子,铁匠街村同样承担了和安徽小岗村相似的压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国家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干活实行的是“工分制”。由于许多人出工不出力,影响了庄稼收成,村民忍饥挨饿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村民李云山:“日无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那是真的,老鼠都找不到吃的。

  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村民李汉民: “一年下来也就是100多斤细粮,不到200斤细粮。你说你怎么够吃?”

  分田到户、按产计分 调动村民种田积极性

  1979年6月,李云山当上了铁匠街村生产队队长。当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承包到户的消息在悄悄流传,李云山一心想着学习小岗村的做法,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层面的政策不明朗,想来想去,李云山想到一个变通的办法:先把全村42户150多口人分成三个作业组,按产量给各组记工分。没想到,这一步小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

  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村民李远秀: “吃大锅饭那时候,人们干活都是你靠我、我靠你。分到组了都不一样了,一说上工,说几点钟走都去了。”

  当年9月,李云山和当时的红茶人民公社副书记胡宗贵商量后,决定把村集体的20多亩旱地和坡地分到各家各户。

  汉中市南郑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何耘: “当时公社党委书记(邹义俊)实际上是默许了李云山的一些想法,也想着有些事情得变一变,但是由于政策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他们肯定是不能直接表态。”

  当年秋天,铁匠街旱地和坡地的玉米、大豆喜获丰收。秋收比往年份提前一个月完成。到了1980年3月插秧季节,胆子越发大了的李云山和胡宗贵,决心把剩下的80多亩水田也分到各家各户。但当时全队42户群众,开会只来了36户。

  何耘: “在这件事情上,老百姓那么多年的政治斗争,根本不敢。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胡宗贵(已去世)。胡宗贵不是刚从部队回来,他在部队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外地外省已经有些地方把田、把地秘密分到老百姓户上去了。再一个,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叫我们农村进行改革。”

  李云山:“我说我现在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还要保密。你们从现在起,这传出去了,将来犯法了,我们大家都要签字盖章。结果36户人都参加了,都盖了章了。”

  李云山:“分到户了,土地是私人的,他就积极,所以当时要写出这种高兴的景色(心情)。”

  李远秀 :“过去一亩地才产二三百斤,现在分到户,一亩地就产七八百斤。”

  中央一号文件发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肯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铁匠街生产队的突然大变样引来了周边乡村,甚至临近四川、甘肃等地的群众前来学习取经。但也有人把状告到了南郑县委,认为这是搞资本主义。当时的汉中地委、汉中行署和南郑县委还先后派了三个调查组进行调查,但都没有表态。

  何耘:“所以说在这期间,虽然生活过好了,收成也都好了,但是那个心在这个时候心弦绷得更紧了,心悬起来了,不知道后面怎么办。直到这一年的八月份,我们县上要召开大会,大会上重新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农村要进行改革的一些东西,也提出在一些边远山区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踏实起来。”

  1982年1月,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其它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春潮涌动,在三秦大地由此全面铺开。

  40年过去了,当年的铁匠街生产队现在成了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的一个村民小组。因为靠近南郑市区,大家基本上都在经商、外出务工、搞运输和种植茶叶。李云山家里也盖起了四层小楼,许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

  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平:“跟四十年前相比,整体拿红庙社区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像以前连自行车打都没有,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小车了。”

  红庙社区的两个社区工厂可解决劳动力500多名,通过土地里转发展茶园1700多亩,水稻1000亩,中药材800多亩,还实现劳务输出1200多人,村民们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68万元。

  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致富,如今的红庙社区正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