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蕊 实习生 马启凤

  科技特派员、申请技术专利、“南果北移”、合作社年收入超过800万元……和这些热词相关的,既不是农科教授,也不是公司总经理,而是杨陵区一位普通农民——张红利。

  47岁的张红利家住杨陵区五泉镇绛中村,18岁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搞过装修,修过摩托车。近些年手头宽裕了,和人闲聊时,张红利听说,村里有人发展设施大棚挣了钱,有人用现代农业技术种地鼓了腰包,他也有些心动。

  2009年,张红利在杨陵区五泉镇成立了杨凌旺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他白天种地,晚上查资料,很快就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规划。但是仅靠自身的勤劳还不够,张红利碰上了三大难题:一缺政策,二缺资金,三缺技术。

  令张红利没想到的是,他的难题很快被解决。缺政策,杨凌示范区批准他成立杨凌旺丰园果蔬示范基地,专门用于技术创新;缺资金,杨陵区给予了专项资金补助;缺技术,杨陵区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手把手对他进行技术指导。

  在张红利的带动下,合作社会员由起初的6人发展到182人,示范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920亩,其中日光大棚就达600多座。合作社2017年总收入超过800万元,注册了“旺恋”果蔬商标,先后与西安、宝鸡等地的超市签了订单。

  2月4日,记者走进杨凌旺丰园果蔬示范基地设施大棚,棚内的西红柿、草莓等正值成熟期,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有了新技术,温度低时,即使大棚不盖‘棉被’,果蔬也不会受影响。”张红利自豪地说。2014年,张红利拿到了职业农民证书,又被杨凌示范区聘为科技特派员,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土专家”。他摸索出的“三拱三膜”新型大棚管理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新的一年,在试种芒果成功的基础上,张红利的“胃口”更大了。他引进了枇杷、火龙果、杨桃等水果品种,还将打造集文化展示、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生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