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备受关注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川陕两地正式进入“3小时经济圈”。

  作为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铁,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穿越了中国连片自然保护区的高铁如何与国家级保护动物和谐共处,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考题。秉持“生态选线”的原则,西成高铁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自然保护措施,最终打造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铁线路。

  第一条高铁鸟类防护网

  在汉中,人们对保护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有着天然的默契。经过长期保护,朱鹮已从当初仅存的7只繁育至上千只,栖息地也正进一步扩大。

  汉中盆地是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西成高铁的必经之地,高铁不可避免地要穿过朱鹮的栖息地。朱鹮在飞行中一旦撞上高铁,不但朱鹮会死亡,对高铁安全也是极大的隐患。

  如何才能保护朱鹮?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成立项目组,开展了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朱鹮防护措施试验段研究。

  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做隧道,但由于各种原因,技术上难以实现。有专家建议西成高铁不设洋县站,或者在洋县设立地下站区,但考虑到西成高铁工程的建设对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提议也被否决了。

  经过长期研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和他的团队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设计保护网:在朱鹮保护区内的高铁沿线两侧装上特殊的防护网,高铁在此地区也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下方设置宽大的桥洞,不仅是鸟类,其他动物也可以自由通过。

  25台红外相机、28台高清超宽动态网络摄像机,400多天的持续监测……终于,一道特制的“绿色保护屏”——长达数十公里的橘色柔性鸟类防护网建成了。试验期间,没有发生一例朱鹮撞网事件,西成高铁真正成为一条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高铁”。

  “在高铁建设中针对鸟类保护安装特制的大规模防护网,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吴晓民说。

  维护秦岭原生态

  不仅仅是朱鹮,西成高铁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由于秦岭段特殊的生态环境,沿线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宁陕县新场镇菜子坪地区是两个不同种群大熊猫的交流通道。在这个地段,西成高铁以隧道的形式通过,就是为了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可行的同时把对动物及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实施完成的西成高铁野生动物保护总体方案,是在我们总结多年科研成果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8年的研究和监测,经多方专家论证设计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建设方案。”吴晓民告诉记者。

  其实,西成高铁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贯彻了“生态选线”的原则。

  西成高铁设计人员在设计选线过程中,分析秦岭地区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全方位把握秦岭自然生态与环境空间分异和特点,秉持“人—水—生态—环境—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原则,最终选择了避开秦岭山区集中、连片、整体性较强的保护区域,引线及越岭隧道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少,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线路方案。

  西成高铁的线路主要以桥隧相连的方式断续穿越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带、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以特大桥形式跨越朱鹮国家级保护区湑水河段,大大减小了高铁建设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秦岭整体生态功能的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地跨陕西、四川、重庆、河南、湖北、甘肃,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文化传承功能。早在西成高铁修建之前,就有人表达了一些担忧,秦岭保护区内的经济增长动力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的矛盾,秦岭沿线地区开发建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为更好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西成高铁建设者们采取绿色环保措施,保障当地绿水青山原貌不变,留住大自然的美。除了做好前期设计,西成高铁在建设过程中也不断优化噪声防治措施,加强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表河流路段的环保工作,做好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勘查及环境风险防范等工作。

  “从8月中旬开始,我们就开展全市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监管,积极开展督查督导,确保迎接高铁开通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汉中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了迎接高铁开通,汉中市也加快了高铁沿线、旅游景区及文化名镇、美丽乡村等重点区域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建设步伐,加强了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同时,深入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落实。沿线其他各地也积极行动,在建设中积极配合,做好西成高铁建设环保配套工作。

  下一步,秦岭沿线各地将共同编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旅游等专项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划体系,让西成高铁真正做到工程施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成为一条重视环保、重视生态环境的“绿色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