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挂上思念卡寄托哀思 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两年前,本报记者独家报道了我省首个生态树葬区安葬了第一位逝者的消息。昨天,记者采访得知,两年来一共有52个人(家庭)选择在该树葬区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数字增长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可喜的进步,也能看出一些顾虑。

  直击

  不留坟头树葬第33位逝者

  “我只愿像一棵树一样,扎根于大地,向着自己渴望的天空,看冬去春来,看云卷云舒。”

  走进西安市阎良汉皇树葬墓园,在生态树葬区,高5米左右的塔柏,郁郁葱葱,间隔1.1-1.2米左右,整整齐齐地形成排、形成列,有的上面挂着花带。在第一排某号塔柏树前,深0.4米的墓穴已挖好,未触及到树根。

  “翠柏慰英灵逝后流芳,荆山留青史生前正气……”一曲舒缓的音乐响起,葬礼司仪宣布安葬仪式开始,只见家属们撒菊花瓣,把骨灰盒缓缓放进墓穴,轮流填土。几分钟后,树下的墓穴坑位填平,不留坟头,如果不是新土颜色不同的话,根本看不出这里安葬有逝者。

  家属们从包里掏出事先写好的思念卡片,挂在树上,风吹来,似乎在诉说着哀思。“小舅,一路走好!”“小弟,你在天堂那边好好过”……

  没有燃放烟花爆竹,没有焚烧纸钱,家属把一束菊花放在树下,祭拜。

  这是该生态树葬区,两年来安葬的第33位逝者。在树葬区域的前方,记者看到一座骨灰安葬纪念墙,上面有33位逝者的名字。“根据树葬的排和列的号,家属以后可对应寻找,当作永久纪念!”工作人员沈文说,墓园内实行高清晰摄像头24小时电子监控及实时录像,因为树葬园最害怕发生火灾,设有专人每天进行区域清扫,树木养护修剪,浇水,去除病虫害,确保每棵树生长旺盛。

  讲述

  妈妈死后化作一棵树小舅也树葬

  “今天树葬的是我的小舅,57岁,生病去世!”家属袁女士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这里不光树葬了自己的小舅王先生,旁边不远处还树葬有自己的母亲。

  说着,她充满深情地望着旁边的塔柏,上面挂着丝带和思念卡,“死后化作一棵树,我感觉我妈妈和树成为一体,树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了她的生命,这树现在十几岁,能活三四百年,我和树对话,就好像能感觉我和妈妈说话一样……”

  “姐姐,你从小对我好,咱们姊妹多,你经常给我洗脚洗衣服……”袁女士的姨妈王女士,68岁,望着亲切的大树,诉说自己的思念,眼中泛着泪花。

  谈起为何选择树葬,袁女士说,生前母亲经常在外地出差,见多识广,热爱环保,喜欢大海,走之前安排身后事时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或者选择其他环保葬。

  2015年,母亲去世火化后,她去了很多墓园,最后选择这里树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死后不能跟活人争地盘,人都有一死,包括我自己以后不在了,也会选择树葬。有的老树葬方式还有墓碑,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树葬,没有墓碑,是真正的‘入土为安’,而且,祭祀方式很环保!”袁女士说,她去过传统的墓地,焚烧纸钱,烟雾缭绕,对空气不好,现在雾霾这么严重,人们也应该与时俱进。

  68岁的王女士说,树是有生命的,墓碑是冰冷的,看到树就好像见到自己的姐姐。现在土地资源很紧张,她觉得这样安葬是很环保的方式。

  分析

  两年卖出树葬墓地52个7成是西安城区人

  该墓园工作人员沈文说,两年来,他们卖出52个树葬墓地(已树葬了33人),其中,7成人来自西安城区,而且,多数来自西安市城区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们敢于接受这种新的埋葬方式,而不是说因为传统墓地太贵,葬不起,所以才选择便宜的树葬。

  “阎良汉皇树葬墓园里的生态树葬区,是全省范围内首个生态树葬区,也是规模最大的。”早在两年前,陕西省社会事务协会工作人员齐荣对记者说,之前也有过树葬,但是,每个树旁设立墓碑,刻有名字和照片,骨灰盒不可降解,而这个是真正的生态树葬区,这是倡导了很多年的,如今有了安葬者,意义太深远了!

  “整整两年,52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从1到52数字的变化,可喜的是一些人们的观念的变化!”该墓园工作人员冯林庆说,之前,绝大多数人因为受传统殡葬文化影响,以及面子问题,都认为,不能选择树葬。有人说,老人走了后连个墓碑也没有,埋在树下当肥料,与泥土在一起,连个骨灰也没有,别人会戳自己脊梁骨的,说自己不孝顺,连个墓地也给父母买不起!一些老人们也不认同树葬,自己埋在树底下,没有墓碑,子孙后代们连个烧纸的地方也没有,太丢人!如今,52这个数字意味着,至少有52个家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环保安葬的方式。

  对比

  从化名采访到照片不打马赛克

  这样明显的变化,记者也深深地感觉到了。

  曾记得2015年,记者独家采访我省首个生态树葬区安葬第一位逝者时,多次与家属沟通才得以采访,而且不让用真实的姓氏,也不允许拍照露出头部,主要是怕报道出去后,读者网友不接受,害怕挨指责,顾虑多。

  而两年后的这次采访,袁女士听了记者的采访来意后,第一句就是:“这有啥?我们接受采访!”

  当记者询问照片是否要打马赛克时,袁女士答,不用打马赛克,她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接受这样的环保树葬,“国家在倡导环保葬,你们媒体要好好宣传,这样大家才能更了解!”

  现状

  选择树葬的人相对较少

  “两年来树葬墓园的变化,有可喜的一面,也有让人担忧的一面。”冯林庆说,如今,还是有很多人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举个例子,该墓园的传统墓地卖出2000多个,而树葬仅仅卖出52个,这样的数字比例对比悬殊。

  生态树葬区占地12亩,有2200棵蜀桧树,又叫塔柏,形状如塔,四季常青乔木,寿命可长达数百年。树葬不仅仅环保,而且价格便宜。相比于价格偏高的传统墓园,树葬不但没有涨价,反而从两年前的9900元,降至现在的暂定价7900元,而且,树葬下面可以安葬4位逝者。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墙某排某号上显示该树下是一家三口,父母和爷爷。

  建议

  倡导环保葬厚养薄葬

  昨天是清明假期的前一个周末,记者看到不少人在墓园或祭扫或咨询,66岁的市民秦女士坦言:“树葬确实便宜,我看了很多墓园,都是好几万,太贵了!不过,我还是没办法接受树葬,你说,连骨灰都化在泥土里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人一边抱怨传统墓园昂贵,一边又难接受几千元的生态树葬。受“厚葬”观念影响,子女们认为必须要“孝”,谁也不愿意被人指责葬不起父母,还有爱面子、攀比心理作祟,看到其他人风风光光安葬父母,自己也想把父母的墓碑做得豪华气派。

  生态树葬墓园打破了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死观念,中国社会学副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生组组长石英曾多次提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葬、环保祭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建议政府部门应大力倡导环保葬,人们应该厚养薄葬,长辈在世时多尽孝道,丧葬祭祀时应一切从俭。

  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侯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