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朱海波 董超)近日,甘泉县太皇村的村民向《今日点击》栏目反映,国家在他们村的洛河段投资四千多万元修建了一千多米长的河堤帮畔,工程刚通过竣工验收就出现了裂缝、坍塌等现象。那么,村民们反映的情况是真的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投资四千多万元河堤 不到半年就出现坍塌

  在太皇村几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洛河太皇村河堤帮畔。河堤旁到处都写着“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河堤上方的人行道已经被警戒线围挡,健身广场和道路明显出现了很长的裂缝,一些地方已经下陷了近二三十平米的大坑。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这是豆腐渣工程么,就没有水泥,再一个这土就没有夯实,夯实它不可能直下陷么,虚土往这一倒,一平就好了。”

  村民们分析,从河道底部往上做砌石时应该用砂浆把石头缝隙填实,这样地表的水渗不下去,地面就不会下沉。而从现在上面已经塌陷的部分来看,砌石中间并没有见到多少砂灰,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在河道下方可以看到,河堤很多墙体开裂,好几处墙体也已坍塌,村民们从这些坍塌、开裂的墙体里面取出的水泥块竟然可以用手搓成粉末。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水泥不够,再一个它这料小了,料要大一点,长一点。水泥标号没有达到,你看这尽是沙子,没有水泥。”

  村民们说,他们认为不仅水泥标号不够,而且砂浆也没有用足,大多数石头之间都是空的。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这里面是空的能不塌?谁也不靠谁么,这就叫豆腐渣工程,人家对面的工程三十年都没有塌,这个为啥塌了。”

  砌石在陕北是非常常见的建筑工艺,几乎每一个村都有几个石匠,很多人对于砌石的技术流程和要求并不陌生,让大家感到不解的是,河堤施工方的这种施工工艺完全就脱离了砌石的基本要求。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这石头要怎么做,面积就大,里面就咬住了。这么做就不行,这就叫漂石,这就漂起来了,漂起来了就和它这一样。他为啥要漂,漂的话省石头又省料还干活快。”

  60多岁的马师傅干了一辈子石匠,对于这样的工程,他非常生气。

  马师傅:“要做这个畔,就是要把砂浆水泥要灌好,两离两散水泥的质量都不行。要一块一块把水泥弄得实实的,要灌好浆的标号要达标,他就做不下这么个事。”

  马师傅说,由于所砌的石头没有压实,大石头全贴在外面,再加上灌浆不实,从外面看好像很结实,其实里面的空洞太多。河畔的高度在十五米到二十米之间,本身重量就很大,如果天一下雨,地表水渗入地基肯定下沉,坍塌、开裂就在所难免。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你看这里面全是空的,声音都不一样。”

  甘泉县太皇村村民:“这种质量就叫豆腐碴工程,偷工减料的工程。”

  相关部门遮遮掩掩 称监管到位验收合格

  记者了解到,太皇村河堤帮畔工程是从2011年开始修建的,工程建设单位是甘泉县国土资源局,工程完工后总送审造价4439万多元。2012年12月10日,甘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等部门验收后确认合格,工程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

  看似一切都合乎规定的项目,在刚刚验收完的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河堤帮畔就出现涨裂坍塌,当年政府又拨款310万元进行抢险维修。那么,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为何一年多就出现了这么多的情况呢?记者来到了甘泉县国土资源局了解情况。

  记者:“目前工程出现这些问题,咱觉得是啥问题?”

  甘泉县国土资源局党支部书记梁万政:“这个谁也说不来是什么问题,要等鉴定公司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处理这个事情。”

  梁书记说,这是不是工程质量问题,他们已经委托鉴定公司进行鉴定,只能等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说。那么,当时参与工程验收的其他部门又是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情况和群众的质疑呢?记者来到了工程验收的组织单位甘泉县经济发展局了解情况。

  经济发展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领导不在,给你说不清楚,领导出差了。”

  在核实了记者的身份之后,这位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局领导和负责验收的人员不在,没办法回答记者的问题。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甘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了解情况。

  甘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王小震:“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过问题,我们下过停工通知也下过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有监理单位报过回执,然后我们进行了停工之后的整改复查。当时我们去看了,这个质量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王副站长说,在施工当中,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文字资料不完善等,而对于砌石的工艺和砂浆的混合比例,当时看是符合要求的。那么,既然符合要求,为什么刚验收完的第二年就会出现裂缝和坍塌的情况呢?

  记者:“砂浆当时使用到位了吗?”

  采访甘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王小震:“使用我们当时看到的是到位了,在我们的监督过程中是到位了。”

  记者:“确实到位了?”

  王小震:“对。”

  记者:“那我们现场看好多还是空洞?”

  王小震:“有空洞,作为我们监督机构按要求我们是去了,但不可能天天在那里,在我们看到的地方,在检查的过程中都是好的。”

  那么,当时混凝土的比例符合要求吗?

  记者:“混凝土的比例符合要求不?”

  王小震:“符合要求,这个当时现场的搅拌,还有他们的报告上我们看到是符合要求的。”

  记者:“现在我们到现场看到,砂灰用手都能搓下,这个混合比能达到要求吗?”

  王小震:“那这个只能等鉴定机构出最后的鉴定意见吧。”

  一项造价四千多万元的工程,在多部门参与验收合格之后的第二年,就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坍塌情况,面对质疑声,甘泉县的相关部门却遮遮掩掩,行动迟缓,群众不禁要问,这样的工程究竟是怎么监管验收的?而令人失望的是,记者发稿时,距离采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甘泉县相关部门依然没有任何答复和行动。当地老百姓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查清事情的真相,给群众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