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今天(6月12日)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以朱鹮保护为例关注报道了陕西湿地恢复保护工作。

  央视网消息 (央视《新闻联播》栏目):

  作为内陆省份,陕西湿地资源匮乏。近年来,当地治水从人水和谐入手,推动湿地恢复保护。

  眼下正是国家级珍惜濒危鸟类朱鹮的繁殖期,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中心里,300多只朱鹮宝宝陆续诞生,再过十多天,这些朱鹮宝宝就会离巢展翅高飞了。它们栖息的这片原生态河流湿地现在已随处可见,在56万多亩的保护区,湿地占了近一半,丰富的小鱼、小虾、泥鳅……吸引着1000多只野生朱鹮在这里觅食、栖息。然而几年前,这里却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作为朱鹮曾经的最后栖息地陕西洋县,最糟糕的时候仅剩下7只在这里生存。

  朱鹮是与人亲近的鸟类,有人的地方才有朱鹮,依靠水田、池塘等才能生存下来。曾经,周围有些农民一度大范围喷洒农药,灭虫增收,对朱鹮觅食影响不小。为了朱鹮的“口粮”,当地建设湿地人家,与农户们协商,用政府补偿现金的方式,弥补他们不打农药的减产损失,同时发展种植无公害“有机水稻”、“有机蔬果”,增加农民收入。渐渐地,朱鹮和湿地人家又成为了融洽相处的“邻居”。

  洋县黄安镇全沟村村民王技正:“像牛耕田的时候,它就跟在后头,离得很近。最多一次有三四十只,一群一群的飞。”

  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在陕西全省得到积极推进,到去年底,陕西湿地保护与恢复超过16.4万公顷,包括试点在内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1个。随着湿地的增加,陕西把朱鹮野化放飞成功推进到秦岭以北区域,今年更是推进到陕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