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场战役,更是一场攻坚战。脱贫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功实现,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从今年5月底开始,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西安高新区具体承担帮扶蓝田县渗金庙村等10个村、鄠邑区水磨头村等7个村,共计17个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同时担任蓝田县帮扶组副组长单位。

  半年来,高新区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在秦岭大山深处展开一幅用心绘图、用力真扶、动情帮扶的画卷。

图片

  从政治上用心帮扶

  在领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任务后,高新区迅速安排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目标,对标“577”脱贫标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的目标思路,实施“七步法”,干好“十件事”, 以不胜不休、争创一流的决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

  高新区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李毅,管委会主任杨仁华为组长,党工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周报告、月例会、季点评制度,统筹部署、上下联动,扎实抓好工作落实。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每月至少走访4次联系点,开展入户帮扶工作。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李毅在调研扶贫工作及会议中多次强调,高新区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按照省委、市委安排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要创新办法、思路,争当全市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示范点。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仁华也指出,高新区不仅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要做全市排头兵,在扶贫工作方面也应走在前列。提高认识,以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实做好这件意义重大的头号工程。

  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后,高新区管委会机关派出的10个驻村工作队立即赶赴蓝田县辋川镇进行对接。在与镇上、村上的干部碰头后,高新区的驻村第一书记和联络员们随即分头前往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10名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党建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较好的驻村第一书记,20名基层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懂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优秀干部,组成10支综合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的“高新铁军”,为各帮扶村注入一股强劲的发展活力。

  高新区通过量化任务、细化措施、优化流程、固化制度,对脱贫攻坚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定期评比、单项考核。把贫困村作为各级干部党建工作、学习教育的重要联系点;把扶贫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的必述必测必考内容。以脱贫攻坚实绩作为班子考核、干部提拔、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半年来,高新区帮扶干部充分发扬“高新铁军”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12345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要求,坚持“扶智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扎实做好帮扶工作。

  在行动上用力真扶

  高新区进一步挖掘各个村的村情村貌等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基础、脱贫攻坚优势所在,寻找产业开发的亮点和突破点,探索扶贫与产业发展和改造结合的新模式,从“输血”变成鼓励“造血”,在行动上用力帮扶。

  ●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优势

  结合蓝田县工业经济相对薄弱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西安高新区着力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优势。10月7日上午,高新区与蓝田县举行产业扶贫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是从壮大蓝田县域工业基础源头上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举措,将对蓝田县脱贫攻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

  高科(集团)公司投资2.95亿元打造新型节能环保幕墙门窗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7亿元,计划招收蓝田县贫困户用工150人左右,达产达效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十亿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举以产业扶贫项目合作模式助力蓝田县脱贫攻坚和区域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公司注册、项目立项网上申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三变”改革发展特色农业

  高新区依托“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扶贫模式,因村制宜,典型带动。高新区管委会单列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蓝田县脱贫攻坚工作,逐步培育发展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苗木种植、木耳大棚种植、牲畜养殖等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各村均已成立农业合作社。“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每天都在上演。

  三台山地处高寒,农产品普通生长周期长、产量不高、天然绿色,扶贫工作组决定发展精品农业路线。该村第一书记叶天彤筹划成立了三台山农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集体产业,从村集体和农户可以以耕地、资金入股集体产业,享受分红。驻村工作队还利用各方面资源指导村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并与多家企业签订玉米、土豆、生猪等农产品收购意向,进行定向供应。当前正在大力实施木耳大棚、白皮松育种、养猪产业,通过几个月来的努力,已经通过合作社销售多种农产品,其中苞谷榛销售了千余斤、小土豆万余斤,销售价格远高于原来村民自销的价格。

  经过高新区帮扶组的积极协调与促进,并在省、市、县工商部门大力支持下,红门寺村发起设立“蓝田县新红门农业生态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于8月24日正式获批。将通过改造老学校,建成高新区企业员工训练营和青少年乡村体验基地。同时,将积极发展民宿,扩大农家乐规模,并发展大棚无公害蔬菜、杂粮、山泉水特色产品,使村民经济实现增收,让老红门寺村焕发新面貌。

  鄠邑区玉蝉镇孙家硙村“草花种植项目(一期)”是高科集团高科房产公司立足“三变改革”,为孙家硙村投资建设的产业帮扶项目。把帮扶企业的帮扶资金、村民的流转土地有效转化为项目资产。目前已有18户贫困户拿到了51400元的“草花种植项目”首期利润补贴。

  南北沟村大力发展养鸡产业。为村合作社注入10万元的产业帮扶资金,解决养鸡场产品销售,让群众既可以在鸡场打工还可以入股享受分红,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天井村新成立了“蓝田县辋川镇天井村新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代表着各个帮扶村未来发展新思路、新希望的产业帮扶举措,已经将对口村带上了奔向富裕的快车道。

  从思想上用情真帮

  入冬了,高新区的帮扶干部带着棉被等冬日物资来到贫困户马红年家中,帮他劈柴、搭火炉。随着炉中柴火徐徐燃烧,家里也暖和起来。大家围坐在火炉旁,聊家常、问近况。马红年高兴地说,儿子顺利在比亚迪上岗,还刚刚办了交通补贴,来回路费都省了。种植的白皮松长势正好,打算等再长高一些,卖个好价钱。“要不是高新区扶贫干部为我操尽了心,我一家哪会住上这么亮堂的房子。今后的日子越变越好、越有奔头了!”

  只有用心用情开展扶贫,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才会和群众有说不完的话,才能知道贫困户需要什么。只有带着深厚感情,把贫困户当作自家人,讲真心、讲贴心,以真情实感交流,赢得群众信任,才能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

  每逢周末,高新区的帮扶干部们驾车走进深山,在村中走亲戚、拉家常;找“穷根”,和驻村书记研究“一户一策”。从城区到蓝田县辋川镇的这条公路,他们往返多次。

  半年来,驻村的第一书记在秦岭大山深处都有了新“亲戚”。他们把自己当做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纠纷矛盾的“调解员”,扶智扶志群众内生动力的“发动者”,密切干群关系的“践行者”,真诚打交道,真心谋发展,以真心真情切实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辋川镇位于蓝田县中部偏南,三面依山靠岭。群山叠嶂,沟谷纵横,辋河纵穿其境。交通极其不便。“自从上周顺路捎了永良书记的母亲去县上看病。老人家总是念叨着让我到她家喝水。每次路过她家门口,老人家总是佝偻着身躯,拄着拐拐儿,招手示意,目送我上山或下山。” 印沟村第一书记樊峰昭在他的扶贫日志中写道。

  为了适应村民的生活习惯,二仙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集中安置房的外面单独建了一个公共厕所。再如,为了保护住在安置房老人的安全,专门在河道边上修起一道不锈钢护栏。

  六郎关村第一书记罗青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经费拿出,为贫困户李明锁、赵小成、常养科开挖整理庄基地。

  马池村第一书记贺凯号召区内企业捐赠计算机、打印复印机,购买电脑桌、插排等办公用品,建设马池村便民信息服务中心。

  半年来,驻村第一书记们和高新区各级帮扶力量劲往一处使,在出色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还弘扬了“正能量”,带动更多力量参与扶贫,为脱贫攻坚工作激发更多活力。高新区非公企业、学校、医院、金融机构党工团积极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开展义诊、送学、技术培训、文化演出、走访慰问等各类活动150余场次,累计投入社会资金600余万元。

  现如今,高新区及高科集团对口帮扶的村中,或是修上了又宽又平整的新道路,或是装上了整齐划一的路灯和护栏,又或是有了文化广场、公厕、卫生室等新配套……高新区帮扶的10个村C级危房改造、D级危房重建工程已全面启动,主体竣工率达100%;8个村的网络通信问题得到解决。用心、用力、用情的帮扶,让秦岭大山中正在发生鼓舞人心的变化。(来源:高新区统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