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记者 肖杨

  9月18日,记者走进周至县辛家寨镇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

  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管理综合办公室,村民司广王正在为患有心肌炎的女儿办理贫困户证明。

  “我们离镇政府有20公里路,以前有事也不知道该找谁,办事太难了!开个证明,跑断腿、磨破嘴都不一定能办成。如今,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了。”司广王乐呵呵地说。

  2017年,有329名村民像司广王一样,在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享受到了“一站式”贴心服务,群众办事从跑断腿变为动动嘴,办事难成为历史。

  “农民有梦想,中国梦才有力量。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找准了点、使对了力,让农民生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更加具有获得感。”西安市统筹办主任倪广天如是说。2017年,西安市启动建设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41个,2018年还将启动建设83个,基本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全覆盖。

  补齐短板,城乡齐步走

  城乡差距包含很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是公共服务。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往城里挤?原因很简单,因为城市里有更好的学校、医院、公园,有更多的商场、银行、图书馆、体育馆……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一起奔小康。

  省会西安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就必须啃下农村公共服务这块“硬骨头”。

  西安南依秦岭,山、岭、塬各种地形并存,一个镇街往往辐射几十平方公里,在镇街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真正能够享受到便捷服务的农民仍然是少数;在每个行政村都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使用效益低,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面对这个两难选择,西安市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建设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采用“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实现就地城镇化。

  2014年7月,西安市启动了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决定从全市2954个行政村中确定683个中心村建设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打造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

  小小社区,撬动大服务

  什么是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就是在保持原有村庄行政架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中心村新建和改扩建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城乡资源优势,为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若干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提供以生活服务优先,集生活服务、文化服务、产业服务、政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和平台,从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就地市民化、农村就地城镇化。

  2014年,周至县辛家寨镇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

  这是西安市建设规格最高、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包括上高村、下高村、蔡家村3个行政村,服务群众5553人。

  9月18日,记者走进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看到了西安市规定的“六室四配套”建设“标配”:社区管理办公室、综合会议室、司法工作室、文化活动室、教育培训室、卫生服务室,以及文化活动广场、幼儿园和学校、养老服务站、公共交通停靠站,一应俱全。

  在该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可以办理100多项业务,乡亲们办事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低保、救济、宅基地审批、婚姻登记等等,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搞定。

  除此之外,全市各地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还因地制宜,设置了放心食品店、自动取款机、棋牌室、书画室、舞蹈室等各类设施,让村民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生活充满时尚感。

  这一连串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成了村民们心中最温暖的“群众之家”。

  上高村村支部书记金全周介绍,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已经实现了“五不出村”:矛盾纠纷调解不出村、办理政府服务类事项不出村、掌握农资及致富信息不出村、了解涉农惠农政策不出村、农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不出村。

  “通过完善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文化娱乐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和管理服务职能,打通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米’,用小社区撬动了大服务,激活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一池春水。”倪广天高兴地说。

  足不出村,农民变市民

  以前看病到县上,既不方便还延误病情,现在就地看病,报销后只花2元,城里人都没有这待遇;红白喜事宴会大厅,让村民有了固定的“主题餐厅”,再也不用在村道上排长龙摆酒席,也不用去县城包酒店;夫妻之间、左邻右舍有了矛盾,就找村里的司法调解员,在家门口化干戈为玉帛;图书阅览室里,1412种图书音像资料琳琅满目,农业、交通、历史、文学等各个类别应有尽有。

  说起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的好处,60岁的村民李劳劳由衷地发出感叹:“片区化中心社区建成后,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差。现在足不出村,什么事都能解决。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才有的好日子。”

  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要让农村留得住人,就必须帮助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

  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的辐射村,均以种植猕猴桃和白皮松为主导产业。前些年因为信息不畅,当地优质的猕猴桃、白皮松大量滞销。

  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成后,不仅方便了群众,也聚集了“财气”。去年上高村自发形成了白皮松销售集散地,今年,又被圆通速递公司相中,建成了猕猴桃电商销售平台,销售旺季每天有将近400吨猕猴桃从这里流向全国,户均年收入1.1万元。

  不仅如此,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立了销售洽谈室,为有需求的客商和有货源的群众搭建一对一合作平台,极大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如今,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覆盖的三个村子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通过中心社区搭建的电商平台走向市场。今年以来,三高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覆盖的三个村通过电商实现猕猴桃销售额2634万元、白皮松销售额264万元。

  西安市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的实践,牢牢牵住了农村公共服务这个“牛鼻子”,真正做到了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实现了服务便民、文化惠民、产业富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就地市民化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