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铜车马尘封地下两千多年,破损锈蚀严重,出土时残片多达3000多片。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专家历经8年研究、保护、修复,终于将两乘熠熠生辉的秦代高科技“豪车”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1983年8月,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1987年5月,一号铜车马也修复完成,与二号铜车马一起对外联展。
2010年,两乘铜车马中的“一号铜车马”首次迈出秦俑博物馆大门,荣耀“出巡”上海世博会,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大亮点。2011年4月,秦陵一号铜车马二次“出巡”,走进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人数超过200万。2021年5月12日,秦陵二号铜车马从秦陵博物院文物库房安全运抵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重新组装后,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再度亮相。
跋涉数千里 首次“出巡”上海世博会
30多年来,铜车马驻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亿人次,并以“青铜之冠”的美誉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2010年,两乘铜车马中的“一号铜车马”起驾来到上海。秦陵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共由3500多个零部件组成,总重约1040公斤,其中金饰件3000余克,银饰件4000余克,车马通体饰有精美绝伦的彩绘。在修复后从未踏出馆门,也是国家不允许出境的国宝级文物之一。因受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委会邀请,获得国家文物局、陕西省委省政府及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后,才首次“出巡”。
秦陵一号铜车马出土后的首次远行,考验了中国当代文物保存、运输的实力。为了护送这一国宝级珍品,所挑选出的运输车都是特种车辆。铜车马的所有配件也需要卸下单独包装,从数百公斤的铜车、铜马到数克重的金银马饰,每一件都要制作特别的包装箱和包装囊盒。
铜车马踏上旅程之际,陕西省公安厅会同武警陕西总队负责为铜车马出巡保驾护航。临潼与上海相距1500公里,途经4个省。一路上,河南、安徽、江苏与上海公安厅(局)联动为铜车马保驾护航。运抵上海后,专家对其再次进行了仔细检验,确定所有部件都完好无损。此后,在长达6个多月的展期中,为避免铜车马“水土不服”,展区设立了特殊的温度、湿度监控系统,相关数据及时传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供专家分析研究。
2011年1月25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秦陵一号铜车马在武警安全护卫下,经过两天时间长途跋涉,安全荣归故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世博会展出期间,“一号铜车马”以其恢宏的气势、复杂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上千万观众的瞩目,并对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到惊叹和敬佩!
“入住”世园会 参观人数超过200万
秦陵一号铜车马的首次“出巡”轰动了上海滩,来自五大洲的宾朋口口相传:“欲看五千年的中国,必到陕西西安”,铜车马成为西安拥有的得天独厚文化历史资源的象征。2011年4月21日,铜车马又像一个珍贵的“国宝接力棒”,从2010上海世博会传递到了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1年4月21日11时,运载着秦陵一号铜车马的厢式货车在警车的引导下,抵达西安世园会长安塔东门的小广场。经过近一小时的检查和调运准备,运载铜车马的货车车门开启,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搬下车,然后起重机将其“谨慎”地放置到长安塔一层。为了给铜车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放置铜车马的玻璃器皿顶安装有36盏LED灯,既没有辐射,还能保持器皿内的恒温恒湿。从铜车马进入长安塔起,长安塔一层就有武警部队24小时寸步不离地守护。
2011年10月25日,在圆满完成世园会光荣使命后,秦陵一号铜车马载誉安全回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至此秦陵一号铜车马第二次“出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秦陵一号铜车马“入住”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长安塔,参观人数超过200万,再次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秦陵铜车马出土以来的第二次出展,不但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阐释和传播作出了贡献,也为陕西文物界赢得了光彩。
惊艳世人 “高科技”和艺术魅力
秦陵铜车马体量大,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采用多样的工艺手法;车中的零部件制作难度极大,工艺精湛;造型准确、写实,人、马生动、传神;驾具、马饰完整,系驾关系清楚;彩绘纹饰精美,与浮雕结合,表现出了马车不同部位原本的材质、构造和面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陵铜车马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国宝。
先来看看秦陵铜车马雍容华贵的外表:铜马穿金戴银,金银项圈、金当卢、金银泡等,闪闪发亮……据统计,金银饰件约占铜车马零部件总数的一半,如此高的颜值,尽显皇家车马的富贵气派。铜车马上通体彩绘也是无与伦比,所用的颜色以蓝、绿、白三色最多。八匹马通体白色,只有鼻孔、口腔等处施以粉红色;御官俑的面部和手上有两层彩绘,内层为粉红色,外层为白色,更加突出了人物肌肤的质感,头发为蓝黑色,长襦为天蓝色;车身上的彩绘,以白色打底绘以彩色纹样,色调素雅、清新。彩绘的纹样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以及各种菱花纹和多种多样的几何纹。“彩绘不仅使铜车马更显华丽,同时也掩饰了铜车马在铸造时难以避免的沙眼、修补痕迹等缺陷,而且也延缓了青铜的氧化过程。”秦陵博物院的文保专家称,在青铜器上彩绘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秦代的创举,它突破了殷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纹和春秋战国时期金银错纹饰的局限,使青铜器上的纹样更加绚丽多彩。
再来看看秦陵铜车马充满“高科技”含量的工艺:无论设计还是铸造、加工、连接、装配等环节,都不亚于今天许多复杂的机械制造。在铸造方面,使用了多范合铸法、红套铸法、接铸、嵌铸、包铸等;在连接方面,采用了套接、铆接、焊接、扣结、子母扣对接、合铰链接、链环链接等;在模拟塑形表现方面,使用了圆雕、浮雕、錾刻、磋磨、冲凿,以及涂色、彩绘等手段。
不要说这整尊车马,就拿“一号铜车马”上的圆盖伞来说,这把巧夺天工的伞是一次成型,厚薄均匀,伞架还可随太阳的角度任意调整并固定,所运用的焊接、镶铆工艺精湛至极,严丝合缝,就算以当今国际冶金制造技术标准来看,也是无可挑剔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对外试开放,秦陵铜车马在“新家”中迎接您的到来!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