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周一,但在一家商场里售卖盲盒的店铺里,仍然挤满了挑选盲盒的年轻人,他们在一排排盲盒前站定,挨个拿起来捏捏盒子,有时还放在耳朵边上晃一晃,仿佛一种神秘的“仪式”。前来购物的夏女士告诉记者说,这是盲盒玩家挑选盲盒的独特方式。“因为大家看不到盒子里面究竟是什么,所以为了拿到心仪的款式,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掂重量、摇盒子之类,每款娃娃造型都不一样,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识别究竟是什么款式。”

  几乎是一夜之间,“盲盒”成了年轻人之间交流的高频词。你玩盲盒吗?有没有抽中隐藏款?不玩的人可能一头雾水。据某二手交易平台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一年时间,就有30万盲盒玩家通过其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交易额达千万元。盲盒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年轻人欲罢不能?

  盲盒更像是集邮一类的收藏游戏

  所谓盲盒,其实是装载着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产品,或者是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的盒子。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比起 “玩”的概念,它更像是集邮一类的收藏游戏。

  盲盒的单价不算便宜,一个手掌心大小的娃娃,一般在39元—79元之间,而且新品不断。各家公司根据各系列的特点,都会按照季节发售,每个系列中又包含十几个款式,每个款式中的人偶动作、表情、服装上都有细节变化。有人经常购买只为造型可爱,有人直接整盒买走,只为能凑齐一个系列,还有些铁杆粉丝直接整箱抱走,就为了能买到一个隐藏款。根据“95后玩家剁手榜单”显示,手办、盲盒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烧钱”的爱好之一。

  “我喜欢dimoo(盲盒种类),如果出了比较喜欢的新品,我就会去抽。一般一个系列三四个左右,有特别喜欢的就会端盒。”盲盒玩家李雯告诉记者。“端盒”是盲盒玩家间流行的术语。每箱盲盒中有12个系列盒,每盒中有12个娃娃,其中只有一个隐藏款,因此抽到隐藏款的概率仅为一百四十四分之一。

  李雯有过一次“端盒”经历。她看中了泡泡玛特(盲盒种类)其中一个系列的隐藏款,为了增加“中奖概率”,她选择买下一整盒盲盒,花费了708元,“以后应该不会这么做了,当时冲动了。”

  正在重庆上学的西安女孩小钊三个月时间在盲盒上花了近7000元。她说,一开始是想抽到喜欢的款,可是怎么也抽不到,好容易抽到以后不由得想集齐整个系列。“我觉得拆盲盒的瞬间是最刺激的,看到内容物以后反而不会那么激动了。”

  有盲盒玩家笑言,许多年前藏在方便面包装里的“水浒卡”、各式贴画,如今又换了一种方式重新回到我们视野中。

  溢价39倍的盲盒成了“理财产品”

  为了一款怎么也抽不中的潘神娃娃(盲盒种类),徐昕专门下载了一款二手交易软件,许多其他盲盒玩家会在上面交易自己想要又没有的款式。“那些很难抽到的款,二手平台上就会卖得很贵,我自己不会那么买,但是买的人绝对不少。”徐昕透露,“隐藏款”是盲盒系列中最难抽到的,它们往往设计精心,外观精美,但一个系列中只有一个。

  供小于求的市场环境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二手盲盒交易。款式普通的盲盒价格与实体门店差距不大,但一些较为火爆的款式和隐藏款,往往能被转卖出极高的价格。例如原价59元的潘神圣诞隐藏款,现在二手平台已经卖到2350元的高价,涨了39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二手交易平台上有30万盲盒玩家交易成功。其中最受欢迎的Molly娃娃(盲盒种类)交易超过23万单,均价270元。而这些盲盒的原始零售价一般在39元到69元之间。

  超高的溢价、疯狂的利润刺激之下,不少人萌生了豪赌心理。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就有一对夫妇,4个月时间花费20万元购买盲盒娃娃,而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

  盲盒玩家石童童说,“炒盲盒”的市场不容小觑。有的人专门批量购买盲盒,拆开后涨价卖给对款式有需求的盲盒玩家,赚取中间差价,有的人一年就能从中获利数十万元。“我觉得有点荒唐,也很反感这样的行为。毕竟那只是塑胶玩偶,无法保值。尽管它现在有很高的利润空间,但这种东西不能当作理财产品投资。”

  据某盲盒品牌提供的用户数据显示,18-24岁的女性是盲盒消费的主力;年龄段在25-29岁的消费者占总消费群体的26%。在职业方面,白领占33.2%,学生占25.2%;收入方面,月薪在8000至20000元的消费者占90%。

  “我愿意在自己的爱好上花更多钱,尽管家里人认为这些东西‘没必要买’。”热爱动漫的秦逸凯说,他既是盲盒玩家,也购买过大大小小的手办。在他的房间里,有一张专门用来放这些“娃娃”的桌子。“一个盲盒几十元,一个手办相对贵一些,还有游戏、唱片……这里面有便宜的也有贵的,得到它们的时候我都一样快乐。”秦逸凯向记者谈及了自己的消费观。

  采访中,多数家长的态度是“偶尔玩玩可以,不要过分沉迷其中”。“我也不懂盲盒是什么,只是每次和孩子逛街,他都去那家店里买玩具,一个还不便宜,而且看着外包装都是一样的。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凑齐一整套。”

  文/图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