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近年来,我省把南水北调水源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以河长湖长制为契机,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汉丹江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之际,三秦都市报全媒体即日起推出“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五周年·陕西贡献”特别报道,向受益群体交出陕西 “答卷”。

  我省陕南地区地处丹江口水库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流域面积 6.27万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控制面积9.52万平方公里的65.9%;境内丹江和汉江年均入库水量284.7亿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408.5亿立方米的70%。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这项宏伟的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贫困父亲感恩奉献守护一江清水

  雄伟巴山,水网密布,河湖纵横,形成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为了确保汉江碧流千里奔袭送京津,守护一江清水对于汉中市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江湾社区普通村民王俊杰而言,使命光荣。60多岁的他,2015年因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儿子患有疾病,三级残疾。2017年12月,经过组织遴选和招聘,王俊杰成为一名村级河道协管员,重点负责汉江、小河江湾社区段共计4400米河道的巡查与保洁管理工作。

  河段线路长、保洁难度大、任务重。夏季高温季节,王俊杰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仔细将漂浮物打捞上岸。河道协管员的职责不单单是打捞漂浮物,还需要巡查河道,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和上报,负责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法规。在跨过阳安铁路不远的汉江河堤外,时常出现垃圾偷倒现象,而且绝大部分发生在晚上。为了及时发现制止此类行为,王俊杰和其他两位协管员经常晚上连续蹲守,将准备倾倒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抓个正着。经过几次这样的突击行动,目前,几乎没人再敢偷倒垃圾。

  河流污染问题从源头杜绝

  陕西全民护水的生态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汉中、安康、商洛3市已经建立市级河长26名、县级河长244名、乡级河长1337名、村级河长6444名,全面落实了河道管护责任。

  在岚皋县境内有汉江一级支流岚河,而它的最大支流之一是四季河,一河九沟的水系贯穿全境,流域面积177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也是岚皋县城5万余人饮用水水源地。作为限制开发区的四季镇,山水资源是镇域发展的唯一依靠。近年来,四季镇按照“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全域旅游引领发展”的思路,认真落实“三长治河”工作责任,下大力气整治环境,修复生态,切实履行河长“守山护水”的责任使命,坚持群防群治。新建日处理量60吨的污水处理站2座,对集镇和旅游村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确保排放达标。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要求,保洁公司每日一清运、集中处理,确保垃圾不乱倒、不入河。严格准入把关,严控资源消耗型及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入境,多年来没有一家加工企业、采矿企业入驻,从源头上杜绝了河流污染问题的发生。

  657公里汉江流域水清如镜

  记者了解到,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市区进行全面考核,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对各市级政府制度落实进行公众评价,考核结果由省政府审定并通报各市级政府,强化河湖红线约束,实行水污染联防联控,在“红线”指挥棒下,陕南三市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内容和干部任免奖惩依据。通过划定红线、强化考核、推动节水、核定纳污等一系列措施,境内657公里汉江流域水清如镜,出境水质完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为保证水质清澈,我省划出一条出境水质标准的“红线”——汉江水质不低于Ⅱ类,汇入丹江口水库的各主要支流水质不低于Ⅲ类。目前,汉江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占98.41%,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占1.59%;汉江丹江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占81.10%,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占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