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从开行之初平均每周1列,到现在平均每天开行5-6列,今年1至10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已超过1700列。近年来长安号开行量的“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探索如何以开放大通道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成果。

  尤其是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区挂牌以来,国际港务区片区累计培育创新案例达到45个,“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作为全国创新案例复制推广,为第三批自贸区仅有的两个之一;构建“一带一路”跨国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等7个创新案例获选省级优秀案例;“互联网+政务”自贸驿站、24小时自助信包箱在全省复制推广。打造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逐步形成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创新金融模式 “票运通”破解企业融资难

  一张“车票”,可以做什么?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凭借一张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货运车票,不仅可以把货物运到目的地,还能向银行融资用于支付运费,并获得人民银行的利息贴现,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解决资金难题。9月29日,全国首批“央行·长安号票运通”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启动,多家企业成为受惠者。

  “以前物流和商贸企业通过长安号运货,运费要以现金交付,物流和商贸企业属于轻资产,无质押,很难获得银行融资。”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招商三局副局长李明告诉记者,“我们把央行、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供应链打通,通过长安号运营平台公司取得银行授信,将授信额度反向分享给小微企业,通过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由银行贴现运费,企业只需先行向银行支付利息,在3-6个月还款期限内将运费偿还给银行即可。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还运用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将首批试点企业融资利率由18%降低至4.5%左右,大大减少了企业资金成本,扶持想干事、能干事、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未来,西安港将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探索利用订单、关单、运单、仓单、货权等信息,实现‘物流+运贸’一体化金融服务。”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告诉记者,通过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模式,将在矿产、能源、农产品等大宗产品形成物流集散,打造具有西安国际港务区特色的新金融产业,助力陕西自贸区建设发展。

  政务服务升温 一台机器办理七种证照

  一台机器,即可实现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食品经营许可证(正副本)、卫生许可证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等四类七种常办证照,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自助打证的全流程完整闭环。这台机器叫“证照快易通”,不久前,作为全省首台,在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中心试运行。

  “证照快易通”自助打证系统是国际港务区基于政务服务管理系统开发,结合自助终端设备及电子证照库、刷脸认证等应用实现的,改变了传统政务服务“面对面”模式,压缩了窗口受理时限,开启了全天24小时零见面全自助打证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申办不见面,领证全天候”。

  “作为陆港铁军青年攻坚队的成员,我们政务服务中心以营商惠民为己任,下一步,将根据试运行情况不断调试完善,将它延伸至街办、社区以及‘政务楼小二’中,为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做进一步的创新探索,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西安国际港务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姚满亭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