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回顾6天来的精彩,华州皮影、凤翔泥塑、澄城刺绣、宜君剪纸……这些闪耀其中的“陕西非遗”让展商、采购者、逛展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 陕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中藤编”,当日“战绩”为218万全年累计销售额有望实现5000万元,“汉中藤编”只是西部商品借力互联网电商“出道”的案例之一。那么,作为拥有丰富非遗项目的大省,是如何让非遗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不但“活”起来,又“火”起来的呢?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陕西”非遗“”老字号“展区。

  曾经,陕西非遗的“忧”与“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

  我国是非遗最多的国家,也非常重视非遗保护,但是不同的非遗形式,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结果,有的繁华发展,有的快速消失。

  作为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陕西,非遗项目犹如繁花绽放。剪纸、腰鼓、秧歌、竹马、社火、农民画、曲艺、民歌、皮影戏、木雕、泥塑、面花、刺绣、柳编……等等名闻遐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内在的传统精神、智慧与理念超越时间跨越地域,影响深远。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了解,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三个项目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陕西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区、市)四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的非遗有62项,省级的有435项,市级有956项,县级的就有2000多项。

  西山酒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非遗项目不是来自于城市,而是更多来自于乡村地区。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有的非遗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青年一代无人传承等多个原因濒临失传。

  这主要在于, “非遗”常常处于整个城市文化产业链中的最低端,充当着提供文化元素的原始工作。农民艺人名义上被称为老艺术家、国宝等,但生活中他们却无法享受艺术家的待遇,不会像京剧、昆曲演员那样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虽然名头听上去响亮,但在市场发掘上还很有限,勉强维持温饱,带徒弟就难以为继了。更何况年轻人因为收入低、前景低迷,根本不愿入行,或者半途而废,导致有的“非遗”传人根本招不到弟子。

  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上展示的华州皮影。

  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产品匮乏,民俗文化曾有过一个复苏繁荣的阶段。但是,快速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青年一代中,传统文化迅速式微。许多文化遗产来不及挽留、来不及抢救,就随着艺人匠人的逝去而消失了。曾经也一些民众也提出想学习与传承,但很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的生活有些脱节,没有了市场单凭国家的扶持,也很难坚持长久。

  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确是令人遗憾的,比如一些地方传统戏曲、民歌、民间乐器的演奏,一些雕刻类的技艺、传统玩具的制作等等,前景令人堪忧。然而,非遗的传承现状也不是那么单一,还有少数项目正处于另一个热闹的极端,比如陶瓷、刺绣等,它们不仅名气大、销路好、价格高,且目前已形成产业,根本不愁传承人的问题。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十分严重。

  澄城刺绣展示。

  如今,陕西非遗的“活”与“火”

  其实,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也许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只有弄清楚了因由,才能“对症下药”,提供挽救的条件。

  早在2000年,我国开始为非遗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2年,“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201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

  在十八大至2017年底的五年间,中央财政共投入46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39亿元,支持非遗保护事业。这笔巨款大部分用于非遗传承人的传习补助、建设非遗文化生态区,以及根据2016年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帮助地方企业重新拓展传统手工艺的商业渠道。

  与此同时,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也不断加大。2014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2017年,《关于陕西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目前,陕西省已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西安鼓乐”亮相第二届进博会,向中外展商展示陕西独特文化魅力。

  陕西一方面加强宣传和扶持力度,确保非遗传承者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能够专心搞创作、带徒弟,不再为生计担忧。同时,为了让更多人有了解、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将扎实推进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馆)、传习所等非遗展示、传承阵地建设,不断扩大非遗传承和爱好者队伍,毕竟只有知道和了解,才有兴趣可言。

  在今年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陕西“非遗”“中华老字号”展示活动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首次对外展示,通过现场传承人的集中展示和表演,让陕西“非遗”焕发了新活力。

  11月11日,陕西汉中良顺藤编在天猫双11西部会场分享了他们为古老的藤编技艺寻找出路的故事。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延伸,陕西的非遗资源不断适应升级的消费环境,衍生出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与品牌,逐渐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新引擎”。例如,陕西汉中良顺藤编天猫旗舰店与西班牙罗意威品牌合作,制作桃心小扇,加上丝绸装饰,先后被各大时尚博主拍照分享,风靡全球。这让曾经村里老太太人手一把的蒲扇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也让良顺藤编公司走向世界、走向时尚界。

  在今年年初,淘宝发布的《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中显示,有近800个中华老字号品牌集结淘宝,其中陕西有17家老字号登陆淘宝,其中陕西非遗最受欢迎淘宝店经营品类top5是牛羊肉泡馍、陶瓷烧制、泥塑、剪纸、面花。另据淘宝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仅在淘宝这一平台上就购买了近12亿件非遗和老字号,平均每个消费者2件。

  同时,热门影视剧引起的社会关注,也让“非遗”成为全民热词。“铁树银花落,漫天星辰开。”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刷爆了朋友圈,火晶柿子、水盆羊肉成了“爆款”非遗美食。

  如今,“非遗”重新获得了丧失已久的群众基础,从工美厂和地方艺术团走了出来,在电商的帮助下,回到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为陕西非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线上线下已探索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下一步,陕西的非遗将继续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活”起来,“火”起来。

  文/李为涵 高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