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西安丰禾路“淳化一口香饸饹”吃饭,请多一点耐心——店里5个人,都是聋哑人,他们有着无数创业青年一样的热情,他们需要鼓励。

  这个面馆 

  更像一个“兄弟档”

  面馆有100多平方米,前面是个大开间,10张桌子,后面是大家的宿舍。

  老板于继峰,44岁,咸阳人,性格很活跃;厨师长杜二峰,31岁,内向,年纪最小,此前曾在一家酒店任主厨。

  每天9点面馆开门,晚上10点半打烊,15道主食,9道小吃和12道拌菜,开业至今十个多月,生意挺不错。

  什么样的机缘,让5个人走到一起?怎么商量开店的?听力障碍,是否会影响到生意?昨天下午,三秦都市报记者和于继峰写字交流,从创业初期开始聊起。

  于继峰说,大家彼此之前都有各自的工作,最早的时候,他在西安一家橡胶厂工作,后来橡胶厂倒闭,他索性带着几个聋哑朋友,在大学门口卖早点。

  “聋哑人找工作不容易,我们都很努力。”他在点菜的便笺纸上写下这句话。他说,自己虽是老板,但和员工们都是朋友,店里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干活全靠自觉。这个面馆,更像是一个“兄弟档”。

  创业初期,于继峰也经历过不少挫折。为了打开市场,他免费请附近的街坊邻居吃饭,靠着诚信、口碑和人缘,一点点攒来不少回头客。很多人知道他们的情况后,非常支持。

  和顾客交流难不难?“我们的菜单非常详细,比如少盐、微辣、不放香菜、不放葱花,都会做提醒,顾客也可以用手机打字来沟通……”

  如果生意一直做下去

  计划开分店

  35岁的龚飞飞是店里唯一的女员工,主要负责收银、接待、打扫卫生。龚飞飞的孩子3岁半,她通过一个翻译软件告诉记者,员工们各有专长,岗位并不固定,忙完自己的事,就去帮别人,大家一起上,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店,共同的事业。

  一对情侣在店里吃饭,两人算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他们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语言。”女孩说,开面馆非常辛苦,但是每次来店里吃饭,都能看到店员们脸上挂着笑容,特别积极,特别乐观。

  于继峰算过一笔账,店里平均每天卖出100多碗面,积累了很稳定的客源,4个员工,每人每月都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如果生意能一直做下去,他甚至计划开几家分店,给更多有听力障碍的朋友,提供一个工作机会。“虽然现在很辛苦,但自己开面馆,自食其力,我们每天很开心……”

  如果你来这里吃面,请帮这5位聋哑朋友吆喝一下:客官,欢迎您来品尝,不敢说味道有多好,你走进店里,一定会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 宋雨 实习生 王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