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总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里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在西安火车站那个“两眼一抹黑”的早上——除了一个行李袋,她和丈夫杨德兵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西安接纳了这对异乡人。8年时间,他们从一间修鞋店做起,同时带领老乡们一起闯西安。

  学修鞋花了一整年时间

  西安曲江大道,这家15平方米大的鞋具护理店,极不起眼。“开店时,曲江大道还没有这么宽,两边都是杂草。”昨天下午,王娜坐在店门口给一双皮鞋改色。她33岁,湖北十堰人,2011年来西安学修鞋。

  来西安,多少有些“闯荡”的成分。她和丈夫盘算着,在这里打打工,学一门手艺,至于能否留下来,“当年想都不敢想。”

  在木塔寨,两人租了一间房子,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找工作,“像两只无头苍蝇,白天转到晚上,没有头绪。”王娜的堂哥在西安打工多年,他给王娜指了一条路:学修鞋。

  “一个人每天洗30双鞋,全部都是手工清洗,从我内心来讲,是很抵触的。”王娜跟着老师,硬着头皮学,从基础的擦鞋、洗鞋开始,到贴鞋掌、钉鞋跟、上色、翻新,整整花了一年时间。

  这些步骤,听起来简单,但要求的技术含量很高。比如,一双皮鞋蹭掉一块皮,在翻新处理时,熨烫、烘烤、抛光、上蜡,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这同时也是一个重体力活,“干完一天,浑身酸痛,两条腿每天都是肿的。”

  2012年,“学成出师”的王娜和丈夫,拿出仅有的积蓄,和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凑,开了第一家店。开店一年后,王娜开了第二家店,新店由丈夫经营,目前会员顾客近3000人。

  一家人正式落户西安

  王娜说,皮革产品的工艺、材质不同,护理方法就不同,“要考虑合适的天气、温度,甚至不同时间段。比如有的包,在夜里或者下雨天护理,效果就不理想。”

  一次,一位男客人拎着一双皮鞋进来。“我这鞋花了18万元,你给我贴一个鞋掌,”男客人态度并不好,“如果你搞砸了,可要赔我。”王娜没有退缩,接下了这单生意。几天后,男客人来取鞋,大吃一惊,“小姑娘,竟有这般手艺。”

  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湖北老乡来西安“投靠”他们。夫妻俩扩大了经营范围,一边开始涉足洗衣服、皮具护理、奢侈品护理,一边开始带徒弟。迄今为止,他们先后带出了12个徒弟,这些徒弟都是湖北老乡,都是年轻人,已分别开了12家连锁店。

  “西安是一块福地,大家一起发家致富。”王娜说,老乡们都愿意来这里打拼,因为西安的机会多,因为西安人厚道好相处。

  夫妻俩也在西安南郊买了套房,将儿子从老家接了过来。去年3月,他们一家人正式落户西安。拿到户口本那天,王娜哭成了泪人,“再也不是异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