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青年时的王再励说,在百米深井下干活,煤矿工人头顶的矿灯在哪里,光明就在哪里。老年时的王再励说,只要不放下手中的笔,光明就在文字里。

  因一手好字

  矿工成为“笔杆子”

  今年建党节那天,正在住院的王再励把儿子、女儿叫到病房,拿出家中的“传家宝”—— 一个锈迹斑斑的白色搪瓷缸。

  唯一能作为历史见证的,是印在搪瓷缸上“优秀共产党员”的六个红色大字。

  “1978年入党,这6个字,我铭记了整40年。”他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希望家里的年青一代能记住这40年的光辉历程,“都说诗书传家远,我再加一条,不忘初心、铭记奋斗。”

  1970年,年仅19岁的王再励怀揣着“能吃饱饭”的梦想,离开西安蓝田县华胥镇的家,与3650名蓝田老乡一起来到韩城下峪口煤矿,当了一名矿工。从拿着洋镐下井挖煤,到以“三线战士”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在采煤一队,井下几千米,漆黑一片,打眼、放炮、移溜子,劳动环境极差。”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再励向记者介绍,矿工们每月工资38元,每人每月45斤粮。

  刚到煤矿,从小就爱写文章的他,写了首打油诗:遍地是柴草,到处是石头;昼夜狂风吼,半尺黑灰土。

  1978年,还是临时工的王再励因写得一手好字已成为煤矿上有名的“笔杆子”,身份也因此由“工人”转为“干部”。

  “每次在井下休息时,都会捡一个树枝,在煤层或者地上写字,勤学勤写勤问,学文化学业务。”1990年,因为工作突出,王再励被调往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工作,“一支笔改变了我的命运,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30多年

  写下20多本日记

  身份的转变,激发了王再励学习的热情,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边工作边学习,同时苦练书法,钻研笔墨技法。

  一直到2010年退休,他仍笔耕不辍,至今已积累了厚厚20多本日记,时间跨度30多年,内容涵盖了国家大事记、党史知识、心路历程等——与其说这是王再励的一部个人奋斗史,不如说这是他的整个家庭档案,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儿子王瑶说,当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父亲的鼓励下,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不仅是一份荣光,更寄托着父亲无限的厚望。“入党的第一天,我爸第一次拿出搪瓷缸,给我讲起了往事,同时告诫我,只有个人奋斗,才能改变命运。”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王再励和一些老工友们相约去了趟当年工作的煤矿。

  回家后,王再励心潮澎湃,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话。“40年,是什么力量从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走到美好生活的今天?我不说大家也清楚,是改革开放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