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让人”在西安街头蔚然成风 记者王晓峰摄“车让人”在西安街头蔚然成风 记者王晓峰摄
斑马线前﹃车让人﹄,行人也会快 速通过 记者王晓峰摄斑马线前﹃车让人﹄,行人也会快 速通过 记者王晓峰摄

  “礼让斑马线”不仅是交通安全问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

  去年5月,继杭州等城市之后,西安推行“车让人”活动。从不理解到认同,从不习惯到蔚然成风,一年的时间,考验的不仅是一种规定的贯彻和执行,更是一种良好风尚和出行习惯的形成。

  目前西安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00万辆,路上的车更多了,出行问题也更加严峻。到今天,“车让人”活动在西安实施整整一年,一年来实施情况如何?市民们怎么评价?连日来,三秦都市报记者走上街头观察发现,绝大多数驾驶员都能做到礼让斑马线,而“人守规”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

  他们说礼让

  市民 “车让人”让出了安全

  提起“车让人”,家住环城东路的王师傅感触颇深。“‘车让人’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我眼里,让出的是一份安全。”

  据王师傅讲,他的老伴曾在路上被车撞过,这让他们此后每次过马路都战战兢兢。“那是几年前的事情,我和老伴去离家不远的东门买菜,她走在前面,刚踏上斑马线要过马路,突然被一辆私家车撞倒了。”那次出事,可把王师傅吓得不轻。“当时我就在旁边,还好那个车开得不快,老伴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没有出啥大的危险。”

  从去年开始,王师傅突然发现,马路上的车“守规矩”了。后来他了解到,这是西安在倡导“车让人”。

  “这个活动真好啊!”王师傅说,如今,车摁着喇叭跟行人抢着过马路的情况越来越少,都是远远看见斑马线就减速停下来。他在过马路时,心里也变得踏实不少。“有时候站在路边,还有司机冲我们摆手,示意先走。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冲人家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

  游客 “车让人”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今年“五一”期间,家住石家庄的王伟带着一家老小自驾来西安旅游。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西安的美食和文物古迹,还有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良好风尚。

  无论是逛大雁塔还是钟鼓楼,去小吃一条街还是永兴坊,随处可见的“车让人”让王伟感慨良多。“西安城区的道路路口特别多,机动车也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方有时候会出现拥堵,但是我看到悬挂着本地牌照的机动车,在经过人行横道时,都会主动停车示意行人先走,这也带动了很多外地车辆纷纷效仿。”

  王伟称,文明礼让是一名机动车驾驶员必备的素养和驾驶习惯,西安司机在这方面给自己做出了表率。“以后不管开车去哪里,我都会这么做。让行人先走,方便了他人,自己心里也是快乐的。”

  司机 “车让人”让出了人与车的和谐

  有句俗话说,“想要知道开车水平好坏,不在驾驶技术,而是从不发生事故。”开了11年出租车的刘均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现在城市里人多车多,道路显得更加拥挤,要想一年里不发生剐蹭事故,甚至是无违章,这可考验着驾驶员的水平。”刘均开了多年的出租车,从一开始屡屡发生小事故,到现在一年没有违章,他认为,驾驶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

  “刚开出租车的时候为了多拉快跑,有时候过十字路口就会加速抢过,走到背街小巷里看见行人也会鸣笛示意对方让我先走。去年西安实行了‘车让人’,车慢了,但是这一年我没出过一起事故,更没有一次违章,心里挺高兴的。”

  刘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出租车公司经常会对司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甚至出台了相关规定来约束大家遵守“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规定。“我们公司几乎每个月都会召开交通安全总结会,特别强调大家要遵守‘车让人’的规定,如果因为没有礼让行人吃了违章,公司内部还会进行批评和处罚。”

  对此刘均表示,这些规定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保障了每位驾驶员的安全,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慢”下来;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司机与行人、车与人的距离。

  交警 “车让人”让交通秩序更井然

  作为一名交通管理者,“车让人”实行一年来的种种变化,可能没有人比靳蕾的感受更直观更深刻。

  靳蕾是西安交警新城大队的一名民警。她说,从一开始的不支持不理解不习惯,到今天的人人点赞人人参与,这既是人们观念的变化,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活动效果显著。

  她还记得“车让人”刚开始时,辖区就发生了一起因“车不让人”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当时那起案件经新城法院审理时,我们还做了网络直播。这件事不光对其他人起到了警示作用,也让我的心里久久难以平静。”靳蕾说,那时她就希望这一行动能尽快被人们所接受,不要再发生类似的悲剧。现在时间过去了一年,大家的接受度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几乎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车让人’的专项整治行动,不夸张地说,每次我们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靳蕾说,曾有一名出租车司机亲口告诉她,本以为实行“车让人”之后路就不好走了,会影响通行,但礼让后秩序更井然。

  路口看礼让

  大部分车主能做到“车让人”

  连日来,记者分别选取了西安部分路段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车让人”究竟执行得怎么样。

  5月9日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朱雀大街与南三环十字。由于是早高峰,此处车流量较大。马路边的公交车站不时有乘客上下车和过马路。记者在此守候了20分钟,只有一辆未悬挂车牌的私家车,没有礼让行人抢道通行。

  一位在此处打扫卫生的保洁员告诉记者,西安实行“车让人”后,绝大多数机动车都能做到让行人先行,她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早上扫马路的时候特别操心,就怕被车撞了。现在很多司机看见我们都会主动让行,我要点个大大的赞。”

  在附近一家医院上班的市民小刘告诉记者,“车让人”实行一年来,路口的交通情况改善明显。“以前上下班过马路都是人和车抢着过,慢慢的很多行人就扎堆闯红灯,过往的司机也有抱怨,甚至发生口角。自从推行‘车让人’后,秩序有了明显改善,行人也都能遵守红绿灯通行。”

  10日下午2点,记者又在东南城角太乙路十字观察了10分钟。发现行人和机动车都能按照信号灯指示有序通行。有个别市民在绿灯还未亮起时就急着过马路,机动车也能主动停下来让其先行。

  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执行得怎样呢?随后,记者又在丈八东路521医院门口进行观察。在半小时时间里,共有3辆汽车经过人行横道没有做到“车让人”,其中两辆车悬挂的外地牌照。市民赵先生表示,他发现公交车和出租车执行“车让人”最到位。“公交司机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此外在我的印象里,出租车都跑得比较快,但是通过路口或者看到人行横道时,几乎都会减速停车,让行人先过。希望私家车也向他们学习,把‘车让人’当成一种驾驶习惯。”

  当天晚高峰,记者来到南门外长安北路往环城南路右转路口,此处没有信号灯也没有交警现场维持秩序,但是过往车辆都能做到礼让行人。记者在此处等候了20分钟,没有一辆机动车与行人抢道通行。推着儿童车的孙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过马路也就是有警察的十字路口还好点,像这种没有监控没有警察的人行横道,都是看没有车过,行人才敢走。现在你看,没信号灯照样可以从容过马路,不用再害怕了。”

  也有市民认为,“车让人”已蔚然成风,但是“人守规”还任重道远。“我经常见到行人随意闯红灯的现象。有时候开车绿灯过路口,看见有人过马路,车就得停下来避让,既容易发生事故,也影响了通行效率。还有的人在机动车让行时磨磨蹭蹭,甚至边看手机边慢悠悠地过马路。希望广大行人也遵守交通规则,对做到‘车让人’的司机也能表示友好和尊重,共同打造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市民李先生表示。

  西安“车让人”大事记

  2017年5月7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批示:要学习杭州经验,推行“车让人”的文明做法。

  5月11日,西安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开展文明交通“车让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5月12日,西安市文明办联合市交警支队向全市发出倡议,号召驾驶员和市民积极参与“车让人”活动。

  6月2日,西安20天时年间,统计14473例车不让人行为。用扣分罚款这种硬性措施,持续推进“车让人”。

  11月20日,大西安“人让车”政策正式推出,西安交警部门针对西安一些车流、人流密集的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抓拍系统,非机动车和行人过马路时闯红灯,将直接被“曝光”。

  截至2018年5月9日,全西安市范围内已累计处罚“车不让人”违法行为60余万例。(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