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翻着以前的日记本回忆看病的日子本报记者党运摄王老先生翻着以前的日记本回忆看病的日子本报记者党运摄

  一本旧日记,王发源小心翼翼呵护了40年。从渭南到西安,几次搬家,都随身带着。

  日记写于1978年,他35岁。这年8月,他被检查出得了直肠癌,并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西安交大二附院)做了手术。40年过去,日记本早已发黄,写在上面的铅笔字,模糊不清。但于王发源而言,这每一个字都是温热的、弥足珍贵的——与其说这是病隙随笔,不如说这是一份医患真情。

  40年前被检查出直肠癌

  1978年6月,正在大荔县朝邑农场当技术员的王发源,感觉肚子不舒服、便血,起初他以为是慢性肠炎,两个月后,他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高位直肠癌。

  王发源事业心强,他曾将农场一直以来的“棉籽硫酸脱绒”技术,改进为冷硫酸脱绒,消耗更小、时间更短、更安全,极大地提高了旱地种植棉花的产量,此项技术曾在全省推广。

  当年的医疗水平下,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腹部开一个口排便;另一种方案是保留原肛门。

  “我属于高位直肠癌,难道真要在腹部永久性开一个口?”想到以后可能要终身从腹部这个开口处排便,王发源感到很绝望,“我当年才35岁,换作任何人都受不了吧?”

  “遇到李大夫,觉得很幸运”

  在等待化验结果的两天时间里,王发源跑遍了西安的图书馆,查看大量关于直肠癌的书籍,鼓起勇气,给主治医生李国威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底稿,王发源保存至今。

  “入院几天来,出于内心的焦虑,很想和您交谈一下,”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保肛”意愿,“这种手术较复杂,往往需要大夫较大的劳作和占用过多的时间,我迫切地期望大夫们在操作中尽可能地保留肛门。”

  信写好后,王发源趁着李国威查房的机会,交给了他。手术进行时,整个过程完全按照王发源在信中的愿望进行,做了5个多小时,很顺利。“保留原肛门这个方案,切除部位深、难度大、更易感染。”王发源告诉记者,这场手术,他遭罪不少,但能遇到李大夫,觉得很幸运。

  医患之间有真诚和信任

  40年过去,王发源与李国威再没见过面。随着年纪增长,他特别想见见李国威,“当年出院时,也没有见到李大夫,连一句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王发源说,当年这封信,就是病人向医生的坦白书,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一种真诚和信任。回到农场后,他更懂得了时间的珍贵、生命的有限,将医护人员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用在了农业工作中。

  1992年,王发源在全省率先成立日光温室培训班、瓜类嫁接技术培训班,并在工作之余,搜集全国各地治疗各类癌症的中草药验方,编成一本5万字的册子,给医务人员、癌症患者提供参考。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交大二附院宣传部。工作人员说,李国威是医院普外科教授,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至今,一直坚守一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去年11月荣获医院“抗战迁陕建院80周年”杰出贡献奖。

  “40年前这种融洽和真诚的医患关系让人感动。”工作人员笑称,李国威教授救治过的病人太多,可能对当年这场手术没有印象了,但是一定会将王发源的心愿转达给他。

  本报记者宋雨

  实习生张雯崔诗怡

  (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