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同时特别强调,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乘坐校车、营养改善需求,不让一名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

  不让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4年8月,教育部研究制订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并遴选北京市海淀区、江苏省泰州市等8个地方开展了试验工作。此次印发标准涵盖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6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共涉及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

  标准明确规定,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不得提前招生、提前录取。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接受各方监督。此外,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

  记者注意到,标准特别提到,要制定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不让一名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同时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情感关怀,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乘坐校车、营养改善需求,寄宿制学校应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配备服务人员。

  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

  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标准也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配齐体育教师,加强科学锻炼指导和体育安全管理。保障并有效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开设书法课。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爱好,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此外标准规定,控制考试次数,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察。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

  据《法制晚报》

  链接

  明年高考5类人员有保送资格

  11日,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明确,2018年高考,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5类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这份文件,2018年高考中,高校均可以从上述5类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加强对本单位负责的保送资格名单进行审核、公示,并对审核结果负责。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前,对拟录取保送生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办理录取手续。已确认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录取。

  在保送工作管理方面,上述文件要求,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省级优秀学生评选办法、公示获评的省级优秀学生基本信息及事迹材料。严禁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的学生录取或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此外,文件明确,逐步调整优秀运动员保送录取办法,鼓励运动员发挥专长,2018年起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可保送至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如运动员申请就读其他专业,应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由高校自主划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