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在《百家讲坛》解密汉阳陵考古重大发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瑾再登《百家讲坛》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新闻提示:

  从2004年开始至今,央视《百家讲坛》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久盛不衰的学术旋风,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王立群、蒙曼等成了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细心的观众发现,这些“学术超人”中频频出现陕西专家学者的身影。

  虽历经历史沧桑,依然光彩照人、金光灿灿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背后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汉阳陵发现神秘的“地下军阵”,这些数以万计的陶俑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是汉代工匠们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的手法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仅在今年6月份,陕西先后就有三位专家学者连续登上《百家讲坛》,讲述陕西故事,传播优秀历史文化。“老陕霸屏央视”一时传为美谈。

  央视频露脸“老陕”底气足

  2017年6月7日至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在《百家讲坛》开讲,内容主要涉及汉景帝阳陵外藏坑发掘出土的武士俑、骑马俑、宦者俑、粉彩俑等各种身份的着衣陶俑,目的是以文物讲历史,让观众通过文物来感受西汉前期的历史和文化;6月12日至1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瑾登上《百家讲坛》,揭秘该馆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的背后故事;6月15日至19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亮相《百家讲坛》,主要从蓝田吕氏家族墓的考古发掘经过、墓园的形制结构、墓葬的防盗措施、出土文物反映的墓主喜好及精致生活五个方面,向观众娓娓讲述一段尘封的历史传奇。

  《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但创办初期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真正让这个栏目被大众接受应该是从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开始,随后节目迅速调整定位,使之成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中的一道桥梁。随着刘心武、孔庆东、易中天、马瑞芳、于丹、孟宪实、蒙曼等一批学术明星的出炉,《百家讲坛》节目也越来越得到观众的认可。近年来,细心的观众发现,这些“学术超人”中频频出现陕西专家学者的身影。

  事实上,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能够登上《百家讲坛》的学术题材可谓丰富,周秦汉唐等王朝在陕西建都,地上地下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历史名人灿若星河。如今,在专家学者的娓娓讲述中,这些历史人物和弥足珍贵的国宝已经一一走上《百家讲坛》,展示了独特的魅力。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背后的爱情故事

  36年前,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这件周身细长、亭亭玉立的器物,独自兀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众多的馆藏文物中,吸引了观者的目光。它由仙山、翠竹、蟠龙组成,做工精细美观,像一座峰峦叠嶂的仙山,被一根细长的竹节托起,雍容大度,于安静中尽显高贵。虽历经历史沧桑,依然光彩照人、金光灿灿。那么,它是做什么用的?它的主人是谁呢?是谁发现了它?它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6月12日,继去年走进央视《百家讲坛》演播大厅,讲述“镇馆之宝系列——章怀太子墓”之后,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瑾再登《百家讲坛》,揭开了该馆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的前世今生。

  “这件熏炉底座如盘,器足饰透雕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节形的柄。把柄拉扯成五节,节节正直、虚心,而节上横生的竹叶则片片清瘦如眉。长柄上端铸有龙,托起圆润饱满,呈半球形的腹体。腹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4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上盖雕博山,为传说中的仙山之一。点燃腹内的香料,一阵阵醉人的清香就会从峰间缝隙中散发出来,袅袅漫漫,仙气飘飘。”杨瑾说,“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是我们今天的叫法。一般来说,青铜器的定名原则是首先要尊重自名,就是青铜器铭文中对这件器物的称谓。根据专家对熏炉自铭的解读,发现一行隐隐可见的文字,经过破译终于得知,上面的文字是“金黄涂竹节熏炉”。

  铜熏炉以前是未央宫汉武帝的御用之物,后来归属为“阳信家”了。那么,阳信又是什么人呢?阳信其实是汉武帝刘彻的同胞姐姐阳信公主。她从小就对弟弟刘彻关怀备至,所以深得刘彻的敬爱。阳信公主嫁于平阳侯曹时,可惜曹时体弱多病,结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几岁的阳信公主成了寡妇。两年后,阳信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是开国功臣之后,然而婚后没多久,夏侯颇也死去了。两次悲剧的爱情并没有让阳信公主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终于她的第三次婚姻嫁给了“骠骑大将军”卫青,也终于找到了她的幸福。据说,汉武帝为了给姐姐道喜,就把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当做礼物送给了她。

  大唐贵妃究竟长得有多美

  有人说她“天生丽质难自弃”,有人说她“红颜祸水多薄命”……大唐贵妃杨玉环不仅拥有羞花之貌、倾国倾城,而且还精通音律、多才多艺。那么,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呢?杨贵妃究竟长得有多美?“大文豪白居易曾在他的名篇《长恨歌》中就这样形容过杨贵妃的美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杨贵妃,但是他却用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无限遐想的想象空间。关于长相,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记载。”陕师大教授、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王双怀说,杨贵妃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机,所以不可能留下真实的图像资料。唐玄宗虽然让人给她画过像,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能够存留下来。但是,我们根据古人的一些画像和文献中的一些零星记载,就可以大致勾画出杨贵妃头像的轮廓:柳叶眉、丹凤眼、蒜头鼻、樱桃口、贴脑耳,五官端正,鬓发腻理,花肤雪艳。

  “唐人以胖为美,有一个成语叫做‘环肥燕瘦’,很多人就以此推断杨贵妃是个‘胖美人’,甚至有些演员为了更好地扮演杨贵妃而去增肥。我们知道这个环指的是杨玉环,燕指的是赵飞燕。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由于她很瘦,瘦到过来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走的程度。和赵飞燕相比,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胖子,所以呢,这个成语并不能说明杨贵妃胖,只能说明杨贵妃是比这个赵飞燕要胖一些,并不能说明杨贵妃就是个大胖子啊。”王双怀说,史书中记载,杨贵妃“微有肌”。“微有肌”是什么意思?就是她有一点肌肉。据此推测,我们估计她的体重,大概在60公斤左右。身高1米65,体重在60公斤左右。杨贵妃的身材是非常好的,应该说是适合,是人体的最佳黄金比例。正因为如此,杨贵妃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大美女。

  于赓哲四登央视 讲述“陕西故事”

  陕西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已经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他曾在央视讲述《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榜》《大唐巾帼传奇》等历史人物故事,成为《百家讲坛》推出的一位受到观众热情追捧的“最萌教授”。

  于赓哲,1971年6月出生于陕西咸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受学生喜爱,教室前排的座位永远是限量版商品。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事的推荐下,于赓哲受邀参加了《百家讲坛》栏目。2012年12月,于赓哲主讲的《狄仁杰真相》在百家讲坛如期播放,播出之后,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祝贺,而他本人也因此在学术界获得了好评,成功的背后,于赓哲则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于赓哲昼夜出入图书馆、资料室,并大量地搜集到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大唐新语》等史料中有关狄仁杰的记载,之后,再将这些庞大的史料集中整理、提炼、归纳。2014年,于赓哲又先后两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了《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两部作品,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轰动。2015年3月4日到15日,于赓哲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11集的《大唐巾帼传奇》讲述了长孙皇后、太平公主、武则天、韦皇后、上官婉儿、杨贵妃等巾帼女子的传奇人生。

  文/图本报记者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