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批自贸区主要在沿海地区,这次获批自贸区遍及沿海、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以前开放是从沿海到内陆层级推进,如今则是全国‘一盘棋’,各个区域都在破局。”省决咨委委员、西安邮电大学经管院院长张鸿教授说道,陕西此次获批建设自贸区,为陕西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五大中心”以及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平台。

  张鸿说,西安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等近些年的发展,为陕西这一内陆省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此次以这些开发区、新区为基础,组建陕西自贸区,将能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的既有优势,同时对相关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并进一步探索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路径。

  陕西自贸区此次获批,对于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直接的意义。借助自贸区,陕西将更好地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商贸和物流领域有更大的突破。除此之外,陕西还可以借此契机,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的合作。陕西与福建两省如今都获批自贸区,这为两地、乃至“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合作,提供很大的空间。陕西应该不断进行经贸合作模式创新,打通合作通道,让陕西在东西双向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舞台。

  “自贸区建设,产业始终是核心支撑。”张鸿说,根据省政府相关规划,航空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能源金融等四大产业,将成为重点开放领域。陕西在这些领域都有资源或产业优势,通过外部资本、技术乃至新观念的引入,陕西相关产业将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

  张鸿建议,陕西在“正面清单”开放方面,还可以尝试“AB角”的思路。当前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陕西既可以从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产业出发,设置开放清单的“A角”;又充分考虑行业的不断更新与升级,设置“B角”作为开放清单的补充。

  在陕西建设自贸区当中,跨境电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自贸区的设立将使跨境电商在制度、标准、物流等方面获得更大便利,跨境电商将迎来更大发展。陕西的苹果、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应当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推动这些农产品“走出去”。

  张鸿说,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是核心内涵。陕西要围绕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深入开展制度创新,在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监管等方面进行规则对接。陕西要借鉴国内及国际上成熟自贸区的经验,并结合本地贸易投资环境实际,进行制度和服务创新,向世界展示不断开放的陕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