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争耀)11月22日,秦俑学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在临潼召开,来自国内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记者从此次研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秦始皇陵已经发现各类动物数千件,是目前发现动物种类最多的王陵。

  “秦始皇陵出土种类丰富的动物,其中包括真实动物随葬和以陶、铜模拟的动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习性,并学会了驯养与利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武丽娜研究发现,秦始皇陵出土的各类动物以马的数量最多,包括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出土的陶马、铜车马坑出土的铜马以及马厩坑出土的马骨三大类,其次为珍禽异兽以及水禽。珍禽异兽坑出土鹿、麂类食草动物,也有杂食动物;水禽坑共计出土青铜禽46件,其中鹤6件、天鹅20件,其余为鸿雁等禽类;上焦村秦墓出土有蚌贝饰件、羊骨、鸡骨,陵北陪葬墓出土有珍珠;陵园外城北侧一号大型陪葬坑出土10余种禽、兽、鱼鳖的残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没有鉴定的动物骨骼。

  “人类先后驯养的动物是猪、羊、马、鸡、狗等,在秦代已经属于常见动物类型,人们饲养这些动物的目的主要是获取肉食资源和祭祀。秦代对动物的利用至少达到12种,马是一种战略资源,因此占有特别的地位;鹿、麂是野生动物,是体现狩猎行为的产品;鱼鳖、鸡羊属于可食用的动物;蚌贝、珍珠等属于装饰品;天鹅、鹤等禽类动物较为罕见,在陵园7号坑展现的是人驯养禽类动物的场景,表现出了人与禽类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武丽娜认为,在2000年前的秦代,人们驯养动物的种类不但增加很多,而且驯养动物的目的也从获取肉食资源和祭祀扩展到休闲娱乐的精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