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11月3日下午,我国长征火箭家族中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一飞冲天,实现了完美首飞。长征五号实现首飞,恰恰离不开地处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动力保障,研制这些动力的人大部分都在陕西生活,他们是谁,他们研究的产品有什么特点,这些产品对老百姓又有什么用呢?

长征五号点火升空。新华社发长征五号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长征五号总推力破千吨 发动机实现新跨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被誉为“陕西航天动力之乡”,此次为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研制并提供了芯一级、二级、助推、辅助动力系统等发动机,担负起长征五号飞行试验各个环节的动力保障任务,提供的总推力达到1078吨。

  其中,新研制的50吨级和9吨级的两个型号氢氧发动机,作为长五火箭一、二级芯级主动力,是首次承担飞行试验任务,将实现我国氢氧发动机研制的技术跨越。

  助推级采用8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已经在长征七号、长征六号首飞任务中表现完美。辅助动力系统由16台小推力姿态控制发动机组成,承担长征五号飞行过程中姿态控制任务。

  与此同时,在陕企业航天六院还承担了“太空摆渡车”远征二号上面级主动力及辅助动力系统研制和交付任务。远征二号上面级动力系统,是在远征一号基础上研制的双发动机组合系统,从系统角度来说,属首次飞行。

航天事业背后的年轻人。航天事业背后的年轻人。

  年轻人挑大梁 80、90后走上科研一线

  从新世纪以来,在陕航天企业赢得了出成果、出人才的双丰收。通过新动力研制任务的催化,六院加速了年轻人才的培育,一批80后、85后甚至90后年轻人走上了新动力研制一线重要岗位,挑起了大梁。

  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5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研制人员中,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这支以80后为主体的技术队伍,首次实现通过三维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布局、装配工作;突破了复杂条件下配件的设计技术,使该技术在我国氢氧火箭发动机上的首次应用。

  六院西安11所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设计室,是长征五号助推级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室。这个研究室现有技术人员49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40岁算“老资格”。26名液氧煤油发动机装配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4位装配班长全是30岁左右。

  而六院165所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区,也就是为液氧煤油发动机发放飞天“通行证”的地方,这支60余人的试验队伍中,三位室主任,居然全部都是80后,而且两名试车指挥员,还是85后。

产品测试。产品测试。

  军品技术向民品转化 高科技应用日常生活

  近年来我国研制的新材料中近三分之二是由航天新技术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在陕企业航天六院研制的一些用品。厨房里用的IC卡燃气表,六院用精密电控技术研制生产的智能流体表,计量精度高达0.0002立方米,比同类产品高出50倍。

  墙上用的壁纸,塑料膜用手轻轻一拉就容易变形,用六院研制的柔版印刷机生产壁纸时,印刷机上连续滚动200米后不起一丝皱纹。六院研制的“白色家电”专用高白度树脂,没有色差、暗点、黑点、气痕,在国内市场行业领先。

  在陕企业六院应用航天特种装备技术研制的芳纶无纬布制作成安全头盔,舒适轻便,用这一材料还尤其适合制作超薄隐蔽式防弹衣。六院利用电控、仿真、流体技术研制的热水器,让人随时喝上新鲜水,杜绝千沸水、阴阳水、隔夜水,而且节能80%。

  含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含氯废弃物彻底分解,回收余热;含盐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彻底解决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盐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含硅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能将有毒易爆的废液转化为工业装置的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