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平拉着赵梅英的手说谢谢本报记者李宗华摄胡军平拉着赵梅英的手说谢谢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这是一份横跨两座城市,历经34年而不衰的思念,也是一份念念不忘、锲而不舍的感恩。世事如白云苍狗,当年的小男孩已人到中年,他说,一定要找到那个曾收留他的好心阿姨,鞠个躬,说声“谢谢”。

  “不会让孩子从我手中丢了”

  胡军平第一次来西安,是1982年暑假,那一年,他9岁,上二年级。

  他的家在宝鸡虢镇,快开学了,可作业还没写完,爸爸发脾气了,他准备跑到咸阳找爷爷。

  那个年代,火车站对儿童票不严格,胡军平也没带多少钱,就从虢镇火车站,上了一趟火车。

  虽然没独自出门,但他认识火车上的字,也知道咸阳在宝鸡的东边。可这一上车,就坐过了站,车停到了西安。

  他再次返程,却阴错阳差地到了洛阳。“我一看洛阳两个字,就知道走远了。”他又扒着火车,从洛阳到了西安。

  在他到西安的这天,西安火车站服务站工作人员赵梅英在上白班。“我们站台上的同事发现一个孩子,浑身脏兮兮的,很消瘦,没一点精神。”时隔34年,对于当时这件事,赵梅英记得很清楚。

  她是库管员,便把孩子带到了办公室,给买来包子和饼干,“他和我儿子的年纪相仿,等吃完东西,就在我值班室的单人床上睡着了。”看到这一幕,赵梅英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让孩子从我手中丢了。”

  “记得记得你是军军吧”

  男孩说,他叫军军,从宝鸡虢镇车站上的车。

  赵梅英将情况上报给单位,希望通过派出所,找到军军的家人。她下班后,把军军带回自己家,“小家伙很乖,和我两个儿子玩的很好。”赵梅英说,当时大家的条件都比较困难,但她给自家孩子吃啥,就给军军吃啥,不偏心。

  一直呆到第三天,军军爸爸的同事从宝鸡赶到西安,接回了孩子。临走时,小家伙还有些舍不得,揪着赵梅英的衣服,哭个不停。

  这一别,军军和赵梅英就失去了联系。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着赵阿姨。”胡军平告诉记者,2007年他从宝鸡来西安发展,寻找赵阿姨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今年1月3日,胡军平的爸爸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西安火车站。

  车站工作人员得知胡爸爸的来意,高度重视,当即从候车室、站台等地询问,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情况,“胡爸爸只知道这个好心人叫赵梅英,可毕竟隔的时间太长了,寻找起来很困难。”

  1月4日,从火车站退休处传来好消息,“我们查阅了大量的退休人员名单,确实有一个叫赵梅英的,她1998年退休,今年已经68岁了。”

  当天,胡军平便给赵梅英打了电话。“阿姨,您认识一个叫军军的男孩吗?”电话那头,这一句问候,让赵梅英泪流满面,“记得,记得,你是军军吧?”

  “这么多年,他还能记着我”

  1月10日,在西安火车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胡军平和爸爸一起来到赵梅英家,看望恩人。

  相见的时刻到了,赵梅英跑到小区大门口去接,车还没停稳,胡军平就拉开车门,两人在寒风中紧紧抱在一起。

  赵梅英告诉记者,自己做梦也没想到,军军还会回来找自己,“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可这么多年了,他还能记着我,我真是很感动!”

  这一幕,让车站工作人员都觉得动情。“这3年来,车站‘丝路缘’亲情服务台累计帮助旅客寻亲近千次,通过亲情服务平台帮助走失儿童找寻到家人的累计达89人,这样的场景,我们见过很多次,但这一次特别让人感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车站购票、进站、候车、登乘“一条龙”的帮扶举措,已实现了站内外服务重点旅客无缝对接,帮扶重点旅客24小时全天候。本报记者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