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刘拓在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遗址的门牌前。图片来源/刘拓人人网主页2014年,刘拓在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遗址的门牌前。图片来源/刘拓人人网主页

   去伊拉克 只为看一眼濒临毁灭的古迹

  北大研究生在伊拉克寻访古迹被当做“恐怖分子”误抓引发关注;中国驻伊大使馆证实近期将被释放。

   世界那么大,他为什么要去伊拉克?

  近日,26岁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刘拓在伊拉克被抓的消息引发关注。此前,他被国外媒体传为“伊斯兰国(IS)”恐怖分子,经澄清为误抓后,他又被国内媒体描述成一个充满理想的“疯子”。

  而在刘拓同学和朋友们眼中,他只是一个执着于寻访古迹,并痴迷于此的年轻人。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刘拓去伊拉克的原因很简单:再不去,那片战火纷飞地区的古迹将被“清零”。

  刘拓同学张卓(化名)昨日告诉新京报记者,刘拓近期在伊拉克用警察手机与他进行了简单联系。“刘拓说一切都好,因为伊拉克方面要求大使馆出示一份证明,证明刘拓护照的真实性,即可以释放刘拓。”

  同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大使馆将保证刘拓个人安全,刘拓近期将被释放。

  冒险

  实现“一个可能的行程”

  “一贯冒险主义,但冒险前都会做充分准备”,对于刘拓的伊拉克之行,好友晁椿有些吃惊,但并不意外。

  今年春天,晁椿在北大博物馆一次文物展览活动上遇到刘拓,留着早就蓄好的胡子,时不时“秀”几句阿拉伯语。

  就在前往伊拉克的前两日,刘拓的同学张卓,看到刘拓在宿舍对着阿拉伯语视频念念有词,手边放着一本背包客必备书籍《lonely plant》。

  伊拉克是刘拓一直想去的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拉克拥有太丰富的旅游资源,实在让人神往”,去年11月,刘拓在网上发布的“一个可能的伊拉克行程”中,分别用“AAA”、“AA”、“A”标出“一定去”、“不太想去”、“顺路就去”的文物古迹,包括了巴格达、摩苏尔、巴比伦、纳杰夫等多个城市。

  刘拓并不是不清楚伊拉克目前的局势。他在“一个可能的伊拉克行程”中写道:“最近的伊拉克、叙利亚局势是如此紧张,两国北部半壁江山基本都落入伊斯兰国之手,短时间内再去这两国旅游基本是不太可能了”,但他很快打消了自己的疑虑:“如果伊拉克真的在不久的将来和平一些了,我一定会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一次游历的。”

  “危险这些事不会纳入刘拓的行程考虑中,如果有害怕和担心的事,他比较担心看不到文物古迹原貌,”晁椿说,近年中东战火纷飞,文物破坏严重,刘拓一直觉得遗憾。

  在今年3月,刘拓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也表达了对于看不到文物古迹的担忧:“尼尼微城、哈特拉城、尼姆鲁德城、霍尔马巴德城都已被夷平,估计下一个就是亚述城了,尼尼微省就真被清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