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人们往往想到白血病、淋巴瘤等,却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个疾病很少耳闻。

  据报道,在中国MDS 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发病率已经超过急性白血病。它通常是慢性过程,但有些病人会加速进展成为急性白血病,从而严重威胁生命。由于MDS的早期临床表现多样,比如“头晕心慌、脸色苍白、刷牙出血、发低烧、精神差”等等症状,在生活中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为了呼吁社会公众普遍认识和关注MDS,科学规范诊治,提高健康素养,国际骨髓异常综合征基金会(MDS Foundation)把每年10月25日定为“MDS世界警觉日”。今天,我们带大家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早期敲响MDS预防和识别的警钟。

  什么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约80%病人大于60岁。主要指的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出现病态造血。用通俗的话来说,骨髓就好比一个工厂,造血干细胞这个“质量控制员”紊乱,生产出的产品(血细胞)就是“残次品”、“半成品”,数量减少、质量减低,不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人体就会出现感染、贫血、出血等问题。MDS就发生了。

  什么原因会导致MDS呢?

  和许多血液系统疾病一样,多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MDS的发生。MDS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明确,通常与患者遗传物质突变有关,也与一些外界因素有关,如放化疗、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苯)、放射线、环境污染、染发剂、装修材料以及吸烟等。除此之外,有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红斑狼疮、风湿病、免疫病、感染等也会增加MDS发生的概率。

  如何早期识别MDS?

  要想早期识别MDS,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下MDS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心慌、气促等;

  2。 感染:由于缺少正常中性粒细胞,抵御感染能力下降,容易感冒、肺炎;

  3。 出血:可能牙龈出血、皮肤出血、月经量多等,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MDS好发于长期暴露在危险因素下的老年人。所以,如果发现长期存在疲惫、乏力以及面色苍白,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尤其是接触有毒物质的老年人,一定要引起注意!在常规体检时发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值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去血液科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

  最后,MDS的发生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心理稳定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早期识别“病态疲乏”的症状,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以科学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战胜MDS。

  来源:西安交大二附院